第97章 国内反响(二)

    第97章 国内反响(二) (第2/3页)

    “但是,顾颜个人的幸运,却是美国汽车公司的悲哀。”大卫·斯特恩说。

    因此,大卫·斯特恩不愿再做另一个美国公司,他相信自己的篮球节目就像是体育届的“大众”,只要能成功进入中国,就会在几年十几年后得到很大回报。

    体育节目涉及到文化意识形态了。

    王丰没办法答应:“大卫先生,这个事情我无法答应你。我们从来没有播放过外国篮球赛事,我只能向我的上级申请。”

    这个大卫倒是无所谓。“NBA里面已经有很多国际球员,它事实上是全世界最高水准的篮球赛事,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平台,今后中国人也可以来NBA打球。我们欢迎中国人进来。”

    “我每年都会来中国,我的条件仍然不变,我们现在不需要一分钱的版权。”

    见到王丰想要走,大卫·斯特恩急了,使出了杀手锏:

    “您不想看看我带来了什么录像带吗?”

    没想到,他竟然还带了录像带。

    看一看又能怎么样呢?

    王丰在这停下了,展览会的现场接通了一台电视和录像放映机。

    录像盘子放进去。

    “咔擦!”

    画面弹出,那里面却不是篮球比赛,而是一个白人球员和中国人熟知的作家余切,因为这一切发生在波士顿。1986年,NBA的总冠军是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篮球队的核心队员拉里·伯德被认为是波士顿的英雄。

    然后,余切在波士顿时,被那些来波士顿的作家和媒体们入乡随俗,恭维为“和拉里·伯德一样的人物。”他的大卖后,受到邀请,和拉里伯德一起出席过活动。

    大卫·斯特恩解释说:“余先生在波士顿,和我们的冠军球员站在一起!当然了,余先生要更伟大!”

    余切竟然会在美国的录像带上出现,体育馆的人都来跑来看。

    录像带的画质有些模糊。在大众的印象中,余切是个187的大高个,身材又十分壮实,在这里面却特别矮,特别瘦。这像是余切,又不像是余切了!

    斯特恩和翻译嘴皮子上下翻飞的解释:余切身边的球员身高是个两米零六,100公斤的巨汉!

    把余切比下去了。

    “还真是余切!”

    在这里,中国人不认识什么拉里伯德,他们只认余切。

    央台的王丰忽然想起来:国内的八一男篮有个叫穆铁柱的大中锋,人如其名。身高2米28,三百多斤,被誉为中国的“移动长城”。

    穆铁柱是军队出身的。他一进部队就被选取打篮球,因为无论多么健壮的兵站在穆铁柱旁边,都像是小孩儿一样弱小。

    八一男篮的成绩很好,部队的领导都听说穆铁柱很高,有心理准备;但是只要一见到穆铁柱,还是要吓一大跳!

    这也太壮了!跟巨灵神一样!

    王丰想到这,情不自禁叫道:“哦,穆铁柱!我现在明白了,这是个什么样的节目了。”

    到这还没完,现在走到了美国人感到惊讶的时候了。

    下午,余切的纪录片《东风压倒西风》在展览馆进行播放。

    现场没有人通知这是余切的纪录片,纪录片一开始没有几个人看,因为里面放的是波士顿的风光。这些对斯特恩来说,早已经看得厌烦了。

    几个月前,斯特恩还在波士顿给篮球队颁奖呢!

    很快,余切出场了。

    他的样子是如此标志性,棱角分明,以至于患有脸盲症的欧美人也能认出来。自今年的四月份开始,余切几乎住在了西方新闻上。

    在画面中,余切全程用的普通话,语速很快。翻译只能捡一些重要的给老外听,什么融冰之旅,什么钱忠书和李傲……老外们听不懂,但还是津津有味的盯着。

    直到余切拿出一把很知名的枪,哥伦比亚之枪。以及被打碎了的金牌,这是一片金镶玉,玉受到冲击震碎了,子弹嵌在金里面,露出弹尾。

    余切的嘴巴在屏幕上一开一合,仿佛有一种魔力。这时候就算是一个字都听不懂的,也都激动得脸都涨红了!哥伦比亚之旅太出名了,人人都知道这位作家!

    余切躺在沙发上,说了几个字。

    众人等不及听翻译的了,纷纷议论余切在说什么!

    一个日本人涨红脸,叽里咕噜喊了一句。翻译立刻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