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回家(二)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02章 回家(二) (第1/3页)

    芝加哥大学的演讲效果很好,堪称是宾主尽欢。

    随后芝加哥为余切等人举办了个小型聚会,或者说无限制讨论会。

    任何对“核子文学”或者是对余切本人感兴趣的都可以来。

    学者、研究员、普通学生,以及一些当地书迷闻讯赶来。

    在这里,余切发表了自己对“留美博士生”的简短挽留。

    余切手里举着一张纸,那是一篇只写了几个提示词的卡片,以至于看上去像是空白一样。

    “我现在低头看过去,底下不全是中国人的面孔。我看到了很多地道的美国人,这让我感到很高兴,说明我的故事被更多人认可了。”

    “我们当今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主要由西方来把控的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想要出头是很困难的,方方面面都如此。拿写作举例,在泰国,在印第安社区,我见到过这样一些人……他们是所在地区的天王巨星,名字如雷贯耳,但在这个地区之外,却并不为人所知。”

    “这岂不是很可惜?为什么会面临这种境地?”

    “抱怨和沮丧当然是正常的,可是,之后仍然要面临这个问题。一些人因此丧失了写作的动力,我看过这样的人;一些人决心在小地方过好日子,这也很厉害;还有的人……”

    余切说:“还有的人准备扎根到西方的环境中,再也不说一句母语了,他也是西方人了……这确实是一种选择。”

    “而我现在讲的是第四种人,这种人最愚笨也最狂妄,他决心在自己的领域内,彻底改善同胞被歧视的处境,大家要平起平坐。我认为这样的人相比起来更伟大!”

    “为什么?”

    这些学生和研究员们正静静听着余切的话。

    可能一些人听后,仍然会选择不回国。但至少这一刻确实有种冲动。

    我能是余切讲的那样的人吗?

    如果我是那样的人,这辈子真值得了啊!

    林一夫当然听进去了,他本来就是要回国的。

    林一夫来大陆早已经谋划许久。他本人已不需要再赘述,可贵的是,他想尽办法托人带话给自己的老婆:“你就当我已经死了,嫁人吧。”

    而他老婆却像“王宝钗那样苦守寒窑”,后得知林一夫竟然在美国求学后,她也奇迹般的来美国留学。

    当时几乎所有留学的华人,包括港地、宝岛、马来西亚……所有人几乎都不回去,这促使华裔在美国于短短二十年间,从几十万涨到到了几百万。

    然而,他老婆认可了丈夫的抱负,并未留在这个美好的地方,林一夫选择回大陆后,他老婆也跟着来了。

    这几乎是“逆着大潮流”而行,而且是拖家带口,这样的决定怎能不沉甸甸?

    其实是有很大压力的。

    余切的声音将林一夫从回忆中拉回到现实。

    “中国人讲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你厉害了,就要帮其他人。这是人类的朴素思想,不仅是中国人独有,西方人也是有的。我看到芝加哥大学每年毕业的学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他们自己家庭第一个大学生,整个家庭都为这个人的求学背上了贷款。”

    这话促使许多原以为“事不关己”的美国人,也竖起耳朵听着。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人说的不是我,而是一种状态,你们也是自己家里面的‘中国人’。你要想要使你的家庭富裕起来,你对你的家人无以为报。紧迫感促使你在这个顶级大学,获得了远远超过平均的成绩,这是你自己创造的奇迹。”

    “而你总觉得还不够,你急于寻找别人走过的捷径,就像是你现在到我这来。当你向英灵殿祈祷,传来的声音你仔细听着,原来是你自己。”

    林一夫看到,一些美国人破大防,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在这他们鼓起掌来,掌声之热烈,让余切的演讲都停顿了一阵。

    而华人留学生们,一句话不说,或是面红耳赤,或是抿着嘴抹眼泪,还有的人甚至不敢再抬头往上看了。

    在林一夫的旁边,有一个噙满泪珠,留着短头发的女学生。

    他原以为是芝加哥大学其他院系的女博士,结果这个人一边哭泣,一边写新闻稿子。痛哭让她的字迹都歪歪扭扭的,这一刻很滑稽,林一夫却没有取笑她,因为他恐怕一说话,自己也会哽咽起来。

    余切说:“我现在用一个故事来结束吧,我毕竟是一个作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