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燕大学生吃饱饭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16章 燕大学生吃饱饭 (第1/3页)一个燕大学生在食堂吃饭,要提前备好饭票。饭票分为四种,菜票、面票、米票,粮票。
学生每月发32斤票,女学生稍微少一点,都高于全国人均,但对于那些大学生而言,仍然远远不够。
吃肉更不够。
每天的伙食费大约为6毛钱,女生更低,吃一顿排骨却要4毛钱。
想想看,穷学生是不容易吃排骨的,他吃一顿排骨要饿上两顿。
这时候怎么办呢?
没有别的答案,真就饿两顿。
不过操作起来没那么莽。
隔壁的水木大学,有个叫姓白的学生,后来做到了水木大学经管院的院长,他回忆起年轻时为了“吃排骨”,就把饭票攒起来。平时有意识的饿肚子,等到了打牙祭的时候,就拿去换成排骨。
结果他竟然攒粮票攒出瘾了,宁可饿肚子也不肯换了,结果粮票制度取消后,他手里还捏着一大堆粮票。非常后悔的写上了这件事……当年老子真该多吃几顿排骨啊!
余切就是帮这些人的。
谁要是长期吃不了肉,总把票攒起来,那就给这人多发票。光发票还不行,还得用了,食堂来统计。
票有个期限,过时不候。
变相逼着学生吃肉。
胡岱光找上校长丁磊孙商量这事。校长说:“五十万不够用,余切太年轻。他这么一搞,不管有钱没钱的,都会把票攒起来,互相交易,然后每个人都刚好符合标准!我太了解咱燕大的学生了。他们都是饭桶,怎么都吃不够。”
“而且何况是学生呢?老师又怎么办?你以为老师过的好吗?工资不如出租车司机!我也想吃排骨呢,我也是大饭桶。”
“而且一旦实行了,就倒不会去了。你吃饱过了,怎么会想饿肚子呢?到时候不仅要说,余切不让人吃饭,还要说我老丁拿走了那五十万!”
“我以为这件事情啊,还要再想一想……”
还要想?这怎么还能再想!
再想下去,你和水木大学的经管院想去吧!
告诉他:你们的博士生余切,未来的经管院或是文学院的掌门人——本来是我们的!
胡岱光用一句话击碎校长的幻想:“余切说,水木大学肯定支持他。”
丁校长脸色一变,道:“搞吧,搞吧。我们燕大不是一个不讲人情味的学校。”
……
【本日起,每月清点饭票数量】
星期五,燕大学一食堂挂了这么一个招牌。
清饭票干什么?
合着难不成还要收回去?国家发的,又不是你燕大发的,真是乱来。
路不宣注意到了这件事,暗自摇头。
燕大有学一到学五几个食堂,各有各的特色,去年还建成了清真的佟园食堂。其中,学一食堂最受燕大学子欢迎,不仅环境不错,价格也实惠。
燕大还有大小饭厅,不过那地方经常有人搞演讲,就很吵了。除了倒货之外,路不宣不爱去。
“来两个馒头。”
路不宣一手交票,一手拿馒头,和燕大的名人褚付军吃饭。燕大年年都有“校园诗人”,自骆一禾、查海生等人的三剑客隐退之后,这一代的校园诗人,正是面前的褚付军。
说起来,燕大虽然诞生许多诗人,文人,但要说如何影响全国,在余切之前那都总是差一口气。
朦胧派怎么样?燕大的未名诗社搞得很热闹,都给别人做了嫁衣。
诗人北岛,诗人舒婷,诗人顾城——哪一个和燕大有关系?
都来这刷名望来了!收揽了一大批燕大的书迷们,替他们吹嘘。
赚了名气赚了钱,拍拍屁股走了!他们去新西兰,去欧洲,去英国“游学”去了,再也不回来!老子白看你的书了!
想到这,路不宣愤愤道:“我不懂诗,可我也不喜欢那些文人。”
“余切呢?他也是文人。”他面前的褚付军笑道。
路不宣立刻露出尊重的神色:“余切自然不一样。他本来就是我们的师兄,都那么有名气了,从来没有说一句我们的不好,而且总希望我们更好。”
“你知道鲁迅为什么和那些卖国贼不一样吗?因为有的人批评我们,就是恨我们!有的人批评我们,却想尽办法帮我们……自然是不一样的。”
褚付军道:“我们知道余切,就是因为余切写。而且你不能一棒子把人都打死啊!谁不想伟大?可这件事情太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