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插旗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400章 插旗 (第1/3页)2001年,瑞士人莫里茨-德-哈德尔登在做了二十一年的柏林电影节主席后,功成身退,迪特-考斯里克接任,成为新的电影节主席。
莫里茨是真正意义上的功成身退。
他在80年刚上任时,柏林电影节内忧外患,差点就办不下去了。
主要原因是上一年因《猎鹿人》的问题,导致社会主义国家对电影节的抵制,最后他经过多方奔走,成功从东德打开突破口,修复了与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关系。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莫里茨决定了柏林电影节现如今的形态,奠定了柏林电影节的地位。
使得柏林电影节成为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金熊奖成为最具含金量的国际电影奖项之一。
2001年,迪特-考斯里克一上任,接到手中的,就是正处于巅峰的柏林电影节。
不过,这个时期,也是柏林电影节或者说是欧洲三大最后的辉煌了。
这几年,随着好莱坞在全球攻城略地,奥斯卡成为了实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欧洲三大的影响力逐年降低。
特别是这两年,就连曾经欧洲三大里最具影响力的戛纳电影节,都开始敞开怀抱,用商业化和拥抱好莱坞来提高自身影响力。
这也是威尼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大家各施“奇招”,就是想要稳住逐年下滑的影响力。
比如今年,迪特-考斯里克就采用了三个他自认为是非常妙的招数。
一是请来了曹阳,让他带着新电影来参加柏林电影节,特别是电影的主演还是程龙这样的功夫巨星,就更有看点了。
说实话,在邀请曹阳前,迪特-考斯里克只想着曹阳是目前全球年轻群体总最具影响力的大导演,没有之一。
曹阳的到来,就意味着全球年轻群体的关注度。
程龙的到来,意味他的全球影迷的关注。
但是,迪特-考斯里克没想到,曹阳居然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新加勒比海盗》全球大爆热映,曹阳的关注度和讨论度,正是最大的时候!
对迪特-考斯里克来说,这绝对是个天大的意外之喜。
二是请来了好莱坞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老马丁06年凭借《无间行者》,一举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他跟小李子是老搭档,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再加上马丁斯科塞斯的新电影,是关于滚石乐队的音乐记录电影,如迪特-考斯里克所料,滚石乐队的“老家伙”们,全来了柏林。
这无形中让柏林电影节,至少是这一届的柏林电影节,关注和影响又覆盖到了“老年”群体。
三是迪特-考斯里克让柏林电影节,今年又回归到了传统的主题——政治性和社会性。
这么做的好处有两点。
显性好处是让柏林电影节重回人们认为的那个“柏林电影节”。
隐性好处,是能借着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借口,不让曹阳的《情系海边之城》拿到金熊奖——你电影拍的再怎么好,人性挖掘的再怎么深,但不符合电影节主题。
不符合电影节主题,怎么给你金熊呢?
说实话,迪特-考斯里克并不是不想给曹阳金熊奖,哪怕他承受着全欧洲的压力,他也没想过忽悠曹阳不给曹阳金熊。
没办法,曹阳不是老谋子,不是其他距离大满贯三缺一的导演。
曹阳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他可不仅仅是在文艺圈影响力大,人家在好莱坞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导演,这种可比那些只混迹文艺圈的导演能量大太多了。
迪特-考斯里克或者说欧洲三大敢拿捏那些文艺片导演。
但让他们拿捏曹阳这样在世界文艺圈有地位,在好莱坞又有巨大的影响力,身后还有大国的导演,真的很难。
特别是曹阳还善于捧人,是很多演员的“活爹”。
这种几乎各方面都很全面的导演,怎么拿捏?
迪特-考斯里克本来想的挺好,应付一届算一届,先把曹阳“抓”在手中,利用曹阳的影响力,把柏林电影节的关注度尽量提升上去。
他打算再过个十年八年的,等柏林电影节关注度保持住了,就给曹阳“加冕”,让他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大满贯导演。
到时候,头天给曹阳颁发金熊奖,第二天自己就宣布辞去柏林电影节的一些列职务,压力自己一个人背。
只要能把柏林电影节的影响力保持住,甚至有所提升的话,自己也算无愧于这个位置了。
就像莫里茨!
莫里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