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与邻近村镇联手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31章 :与邻近村镇联手 (第1/3页)的山水透着一片金黄。村庄经受战火与商道双重洗礼后,不再是单一的农田小集,而渐渐显露出区域中心的雏形。而这一切,都是叶长歌三人——他本人、顾清霜与苏锦瑟——精心布局、共同推动下的成果。
为增强区域影响力,叶长歌提出在岭南东辽路设立**“山南盟议所”**,邀请玉溪寨、南坪寨、岩前村、古山堡、马岭庄等邻近村镇代表,定期商议农业产量、商路修缮、防务调配与信义执行等事宜。
首场议会在岭南村的谷仓广场举行。议桌四周围坐的代表们,是区域内有决策权的长老和寨主。他们先轮流汇报各自近况:玉溪寨反映茶叶外销及稼穑增量;古山堡谈及重修护道桥梁迫切;岩前村陈述民防队训练仍需协同演习;马岭庄则希望拓宽山溪木材运输通道。
叶长歌站在简易讲台前,拿出一份名为《岭南盟约》的卷轴,大声道:
“各位先是战火如今皆愿息争;我岭南愿建盟制,七项盟事供大家监督实施,村寨共荣。认可者,即可签约成立山南盟。”
代表们审视那条盟约,上面列明“贸易通道共享、武装合作、商票互保、资源调度、信信赔偿、仲裁机制、轮值巡守”。众人沉默片刻,古山堡的矮寨主郑然首先起身,他轻拍桌面:“若叶公子能兑现,这条山道岂不比南洋之路更难走?我古寨签了!”
其余纷纷应诺,最终所有代表按手印立盟,场中欢声雷动,盟旗升起,盟意昭昭。
随着盟约确立,区域内合作逐步细化:
•粮草与防护:玉溪寨负责供粮支持,岭南负责训练防民兵并设常驻兵营;
•道路交通:南坪寨提供劳动力重修北岭迤逦古道,马岭庄出资设立商路驿站;
•贸易流通:岩前村与古山堡分别作为南北出入口,负责关卡检查与银票兑换;
•后勤协帮:借由苏锦瑟设立的联盟商仓,供各村统一仓储备货;
•情报共享:顾清霜的斥候小队深入各寨驻地,负责日报与突发情报之间传递。
如此部署,使岭南村虽是盟首,但受用资源与管理权得到合理分摊,盟内权力均衡,区域轻贾重义情绪愈来愈浓。
战争与经济带来的压力,已被彼此信任所解,而这一点,将决定他们能否抵御更多未知的外患。
战争结束后,顾清霜没有放缓脚步,而是继续扩展已建立的情报网络,她主导在山南盟各村设立情报前哨塔。
每座哨塔配备三位哨兵轮值,配套信号弹与旗语系统,互通范围覆盖东山岭与北岭谷地——只需轻轻一报,便可调动联盟兵力。
顾清霜亲自编写情报手册,教导盟兵辨识敌迹、侦察中带来的最低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