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量各国之物力,结与天后欢心

    第873章 量各国之物力,结与天后欢心 (第3/3页)



    此战之后,在武三思和波斯帝国大酋长的倡导下,世界各国为武曌建立了一座空前绝后的记功柱。

    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而这个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日本作为大唐的忠犬,派出了大部分的劳工。

    所有的支出,都由各国承担。

    量各国之物力,结与天后欢心。

    ……

    武曌正在明堂里看工匠们铸造天枢的模型。

    那是用西域进贡的黄铜和波斯送来的宝石熔铸的,高一百零五尺,底座刻着各国的国名,顶端立着一个鎏金的人像——那是按她的模样铸造的。

    “西突厥俟毗可汗的头颅,已经送到城门楼子上了。“

    内侍总管李德昭躬身禀报,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吐蕃赞普带着王妃,光着脚跪在河源请降,说愿意世代为我朝牧马。“

    武曌没有抬头,手指抚过模型上雕刻的花纹。

    那些花纹里藏着各国的图腾:突厥的狼,吐蕃的牦牛,波斯的太阳,甚至还有日本的八咫鸟。

    “日本遣唐使来了吗?”她忽然问。

    “来了,陛下。“李德昭忙答,“他们带来了三千工匠,说要亲手为天枢雕刻底座的花纹。“

    “让他们刻吧。“武曌笑了,凤冠上的珍珠折射出细碎的光,“刻得不好,就把他们扔进洛水里喂鱼。“

    九个月后,当最后一支室韦残部被赶到西伯利亚的冻土带时,万国天枢的主体终于铸成。

    波斯的大酋长带着七十二国使者,跪在天枢下三叩九拜,他们带来的黄金堆满了紫微宫的偏殿,丝绸铺成的地毯从天津桥一直铺到邙山。

    武三思站在天枢顶端,用七种语言宣读颂文,声音被风送到很远的地方——那里,唐军正在疏浚西域的河道,准备把新铸的“武周“年号的钱币,送到更远的波斯和大食。

    “陛下,“狄仁杰望着天枢顶端那尊鎏金人像,忽然开口,“您看这人像的衣袂,多像贞观年间的样式。“武曌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阳光穿过人像的衣袖,在地上投下一道长长的影子,像极了当年李世民在凌烟阁前留下的剪影。

    她忽然想起年轻时,曾在洛阳宫的梨树下,听先帝说过一句话:“江山易得,民心难守。“

    那天晚上,洛阳城的夜市格外热闹。

    卖胡饼的小贩在摊子前支起油锅,油花溅起的声响里,混着西域舞姬的琵琶声。

    一个老兵捧着酒碗,给身边的孩童讲起漠北的战事,他指节上的老茧蹭过孩子的脸颊:“记住了,不管国号是唐是周,咱们脚下的土地,永远是大唐的。”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伸手去够他腰间的弯刀——那刀上刻着两个字:贞观。

    天枢的铜铃在夜色里轻轻摇晃,将月光摇成细碎的金箔,洒在每个酣睡的唐人脸上。

    他们梦里或许有刀光剑影,或许有良田万亩,但绝不会有“武周“或“大唐“的分别——因为在他们血管里流淌的,从来都是同一种滚烫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