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怀英,做得不错

    第879章 怀英,做得不错 (第3/3页)

嘎”的声响,像是有人推开了一条缝。

    狄仁杰以为是李元芳又来送药,迷迷糊糊的开口:“元芳,你来了啊。”

    没人答话。只有一声轻轻的“怀英”,像一片羽毛落在心尖上,却让他猛地睁开了眼睛。

    眼前站着的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紫袍,须发皆白,却腰杆笔挺。那双眼看过了贞观的明月,也见过了乾武的风霜,此刻正温和的望着他,像五十年前在石榴树下,看见他把《唐律》背错了时一样。

    “齐,齐太师……”狄仁杰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他想站起身,却发现自己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像个初见师长的少年,手指紧紧攥着锦被,指节泛白。

    此刻这位老人就站在那里,笑着点了点头:“怀英,做得不错。”

    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洛阳城的更鼓声远远传来,一下,又一下,敲在寂静的暮色里。狄仁杰望着齐太师的脸,忽然觉得心里无比安宁。

    那些没说出口的遗憾,没做完的事,好像都在这句“做得不错”里,找到了归宿。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总问齐太师,什么是忠臣。太师说,不是在殿上喊“万岁”,是在百姓哭的时候,敢站出来说话。

    在江山晃的时候,敢把脊梁顶上去。

    那时他不懂,直到后来在刑场救下被冤的百姓,在朝堂上顶着武曌的怒视坚持立李显为太子,才明白这肩上的分量,原是比紫金玉带重得多。

    “太师……”他想说些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了。

    齐太师只是笑,转身往门口走去。紫袍的衣角扫过门槛,带起一阵风,吹得烛火轻轻摇晃。

    狄仁杰看着那背影,忽然想起五十年前,也是这样一个秋日,太师牵着他的手走出内阁,指着太极殿的方向说:“你看那宫墙,看着高,其实是用百姓的信任垒起来的。”

    “将来有一天,你也要做一块这样的砖。”

    原来,他真的做到了。

    烛火“噼啪”响了一声,终究是灭了。

    房间里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地上铺成一片薄薄的银霜。

    久视元年九月,狄仁杰去世,寿终正寝。

    消息传到万象神宫时,武曌正在看舆图。

    她捏着图钉的手顿了顿,许久才说:“把那道立太子的诏书,明日发了吧。”

    殿内侍立的大臣们低着头,听见陛下的声音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李元芳在狄府的庭院里,看着眼前的石榴树。

    树是去年从长安移来的,说是陈浮生托人送来的,如今枝桠上还挂着几个青黄的果子。

    他想起狄公总说,石榴多子,像极了这大唐的百姓,一辈辈往下传,总有生生不息的盼头。

    苏无名在书房整理卷宗,翻到那封卢凌风写的拜师帖,忽然发现纸页背面,有狄公用小字写的批注:“此子锋芒太露,需经打磨,然心向正道,可堪大用。”

    洛阳城的秋风还在吹,卷着落叶穿过天街,穿过宫墙,穿过寻常巷陌。

    有人说,那风里藏着狄公的声音,在跟每一个晚归的人说“早些回家”。

    也有人说,他只是睡着了,等来年春天,还会坐在轮椅上,看满城的花,听百姓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