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扯下辫子,昂首向前
第四百七十一章 扯下辫子,昂首向前 (第2/3页)
“在你大学毕业和工作进入正轨的70-80年代,北约、华约的对抗走上高潮,所以我很能理解——”
“你刚刚的问题,是带有显著的冷战思维的,对吗?”
艾略特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冷战是政治与政治的关系,我们今天聊的是艺术和政治的关系。”
“好,就如你所说,是艺术和政治的关系。”青年导演微笑道:“1993年《辛德勒的名单》上映,同年,克氏提出北约东扩计划。”
“我可不可以认为,美国通过在文化领域高举反战与人权旗帜,建立道德优越性,来配合自己在中东欧的扩张?”
“按照你的推断,那北约东扩的本质并不是文明工程的扩张,是以自由民主之名侵蚀他国安全空间。”
艾略特神情严肃地摇头:“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重大关联。”
“我也是,刚刚是我的杜撰。”路老板笑道:“我认可美国梦,也在践行美国梦,我喜欢这个国家的很多方面,我在美国有着巨额投资。”
“你们可以去看一看,我有没有把在美国赚的一分钱带走?”
“同理,如你所说的,我通过艺术作品配合当局的国际政治行动,是无端揣测。”
艾略特扶了扶眼镜:“但从《塘山》、《天空》到奥运会开幕式中,都充斥着很多军队和官方的元素,以及你对他们的形象美化。”
“就拿开幕式震撼人心的击缶而歌来说,2000多名演员都是军人,这一点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出于艺术考虑。”路宽淡定道:“我的下一部电影会是一部科幻片,里面有涉及到航母的拍摄镜头,事实上我希望同美国军方沟通,能够在合理限度内提供拍摄便利。”
“看,我的电影也有美军的镜头,这有什么区别吗?”
艾略特惊讶道:“路,你是认真的吗?”
他是全球政治经济专家,但不代表什么都懂,比如这些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细则。
在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军方专门有一个“娱乐媒体办公室”,隶属于负责公共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
剧组只要出钱就可以租用各类装备、接受军方培训,《钢铁侠》里的F22和基地场景就是实景拍摄,租金大概在每小时100万美元左右。
还有上一世获奖的《拆弹部队》的培训、《变形金刚2》里的悍马、坦克、B-1B轰炸机歼灭霸天虎等镜头,都是类似性质。
“当然是真的,现在这部电影还在准备中,拍摄地也没有选择,我们会尽快跟五角大楼联系,看看能否达成合作。”
这里他小小地打了个机锋,也钻了个空子。
这个娱乐媒体办公室也没到有奶就是娘的地步,他们也会审核剧本是否符合美军价值观等等,不能有丑化嫌疑,而且会严格审查镜头,以防军事泄密。
《球状闪电》中的敌军航母是侵略方,最后被林云带着同归于尽,五角大楼能不能审核通过还真不一定。
艾略特在心里暗叹了一口气,接连两个问题被化解,偏偏他还无法反驳。
他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和《历史的天空》扯到一起,路宽就把《辛德勒的名单》和“北约东扩”扯到一起;
他说路老板在电影中一直致力于宣传东大官方力量,转头人家就要跟五角大楼谈合作,把“全球警察”也拉到电影里亮亮相。
这个角度的试探和发掘只能暂时搁浅。
“路,你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你身上同时有中美两国的文化元素,不少人把你视为国际公民。”
“在大众眼里,你英文流畅,从来不需要翻译,也在美国实现了财富自由,在这里购置房产、开办公司。”
“但同时,你与东大文化和当局也联系密切,特别是获得开幕式和《电影促进法》的职务之后。”
“请谈谈你对自己的文化归属和认同,你自己心里有没有一些偏向?用京剧和好莱坞分别代表中西方文化,你更喜欢哪一种?”
“我都很喜欢,世界文明的财富是人类共同创造的,就文化艺术角度而言,我很乐于同别国的艺术家交流。”
“在我过去的电影里,占主导的定然是中国文化,因为我是根植于本国的艺术家。”
“但你也可以看到《塘山》里的长镜头,有法国新浪潮的影子。”
“开幕式里的多声部蒙太奇来自前苏联,《异域》里最后的构图来自梵高的《星空》,还有《天空》里长江残阳的那一幕,是威尼斯画派的色彩对比,以及日苯作曲家坂本龙一先生的配乐。”
路老板面色如常地瞎掰:“从艺术角度看,我确实很难讲更喜欢哪一种,倒不如说我更擅长哪一种。”
艾略特似乎料到他会这么讲,不疾不徐道:“很明显好莱坞的创造环境要比你们国内要宽松,东大至今甚至还没有分级制度。”
“如你所述,单从艺术角度看,有没有移民到美国的打算?毕竟你还在这里有这么规模庞大的产业?我们全家都是奈飞的DVD用户。”
路宽摇头:“没有。”
“为什么呢?你不是说对美国文化、美国梦也很认同吗?”
“我不喜欢吃西方的食物。”路老板抛出一个不算答案的答案:“事实上,我每一次出国都几乎没吃过什么可口的饭菜,这是我个人问题,无法克服。”
艾略特无奈道:“你这样的富豪,难道还不能随身带几位高明的厨师吗?”
“厨师可以带,原材料无法复制。”路宽笑着解释:“艾略特先生如果造访中国,我带你去品尝些美食,你大概就懂了。”
艾略特无奈道:“这个理由无法说服我,路,我很遗憾看到你没有展现出所称的对美国文化的认同。”
“那我举个例子吧,中国粤菜中有一道很普通的‘清蒸东星斑’,东星斑就是美国的‘Leopard Coral Grouper’。”
“在中国讲究一点的餐馆,食客要亲眼见到活鱼,现杀现烹,鱼神经未死时入蒸笼。”
“但我和未婚妻上一次来纽约很失望,因为根据你们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所有宰杀环节必须在经认证的专业场所完成,于是我们悻悻而归。”
美国部分州和地区有严格的食安条例,因为活鱼宰杀涉及血液、内脏处理,易滋生沙门氏菌等病原体,被列为“高风险环节”,在营业场所擅自宰杀烹饪违反了“加工区与就餐区物理隔离”条款,只能用冷冻的原料。
“艾略特,我听过一句话:美食是文明的脐带血。”
“我对西方的艺术文化很欣赏,但是对于让牛在屠宰场统一电击,让番茄在集装箱里熬红,再统一端到餐桌上,没有太多品尝的欲望。”
采访到了这会儿,年过半百的艾略特也不禁有些小抓狂了。
眼前这个年轻人甚至要比K街的政客们还要油滑。
他的根本目的不是刻意为难路宽,而是要在对抗中找到突破口,发掘一些关于他、东大、文化的新题材,以供撰稿和发酵。
可到现在为止,艾略特丝毫没有能撼动路宽此前给自己打造的世界公民的人设,一切试探都还是在防御罩外打圈。
拿出这种不大不小的借口表达对于入籍美国的“丑拒”,既不会触怒美国民众,也不会撕下他身上的标签。
西方社会最注重个人情感的体验,我就想吃点儿家乡菜怎么了?
“路,谈到你的未婚妻Yi Fei,我们了解到她也在纽约生活过不短时间吧?”
“是,大概四五年。”
艾略特微笑道:“她为什么会在成年前放弃了美国国籍呢,这应该是在认识你之后吧?是否有你的影响?”
还没等路老板回答,西方记者主动打上补丁:“她不会也吃不惯西方食物吧?”
路宽想也不想地否认:“不会,她很能吃,胃口很不错的。”
刘小驴:?
“她退籍的时候才15、6岁,显然是监护人做出的决定,但应该同所谓的中美立场无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