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米洛的决定(下)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二百一十四章 米洛的决定(下) (第1/3页)

    随后槿顿了顿,看了眼上方的星空,似乎在感应着什么,不过很快又继续说道:

    “裂隙锚理论也是维尔茨人生最后的成果——他在完善整个模型后的第三年便去世了,享年一百三十二岁。”

    “而裂隙锚模型在被提出之后受限于当时星海的技术水平,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准确点说是很长时间里得到证明,直到维尔茨去世后的第十三万年,星海诞生了第一个六阶文明并且接触了部分周文明遗留下来的讯息之后,裂隙锚理论才被最终扶正。”

    “再后来就是枯燥无味的漫长发展,到现在哪怕是个不怎么偏僻的四阶文明都能提两句裂隙锚或者极性奇点,但真正能将它掌握的也不过是寥寥数家而已。”

    说到最后。

    槿的语气中也带上了一丝感慨。

    实际上。

    作为一个对星海影响极其深远的力量,裂隙锚模型背后的故事远比她口述的要更加复杂。

    在原本的历史中。

    维尔茨在裂隙锚模型上花费的时间超过了整整四十年,几乎投入了后半生所有的积蓄和心血,但裂隙锚模型被公布后却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与质疑。

    原因很简单。

    当时学术界讨论的是信息能否超越光速,代表方要么是认为可以,要么是认为不行,没有中立存在的空间。

    而维尔茨的理论却相当于绕开了以上两个观点,表示正常的情况下光速无法超越,但打个补丁引入上层能量却能完成超越。

    这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显得有点.冒犯了。

    好比是AB两个人讨论一加一在哪种情景下能等于三,路过的C来了一句正常情况下两个一块钱不等于三块,但找人再要一块钱就行了.

    因此在理论推出之后,维尔茨承受了极其巨大的压力,加之他整整四十年没有成果产出,各种诸如江郎才尽哗众取宠的言论纷纷扑面而来。

    甚至有几位维尔茨的亲传弟子都被迫与维尔茨完成了切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