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吕母
第485章:吕母 (第2/3页)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有道之士,除了会念经之外,还要学习耕种、木工、医术等等知识,这样才能让太平道的弟子,有满天下乱跑的底气。
而耶哥儿这一出生就得到过上帝注目的“道三代”,自然从小就享受到了诸夏特有的内卷。
但即便如此,
小孩也没想到,自己那繁重的学业大山上,还能再多出一项学习任务。
赵申便俯首对他说道,“你知道成为一名大贤良师,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是对经文的理解?”小孩缩着下巴,脸上那属于稚童的柔软肥肉被他挤了起来,“或者,是对天下生灵的呵护和引导?”
“是能打!”
赵申将手摁在了他的脑袋上,“不会打架的太平道,不是一个合格的传道者。”
纵观诸夏各种学派,
哪有不会打架的?
嘴巴说不过,手下能打过,那就是赢!
带着三千弟子周游列国的孔子,
曾经驾着数十乘车、带着数百人搞过武装讲学的孟子,
还有直接创建组织,哪里不服打哪里的墨子,
都是得到太平道追尊的先贤祖师,
作为后生晚辈的太平道,怎么可能不“择其善者而从之”呢?
而接受“师公灌顶”的耶哥儿,也露出一副震惊的神色,觉得脑海中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可我以后真的能成为泰西的大贤良师吗?”
“可以争取。”
赵申瞄了一眼他那异族血统明显的相貌,心里忍不住想到:
泰西蛮夷众多,
诸夏君子跟他们的差异实在太大,理论再精妙,经文再深奥,也难以得到对方的接受。
但若让椰酥接过这个任务的话,想来可以轻松一些。
毕竟蛮夷也是看脸的。
赵申觉得以椰酥的资质,很容易就跟泰西这边的蛮夷混到一块去。
嗯?
难道这就是上帝对这个孩子亲眼有加的缘故吗?
啧,
真是想不到,
那个闲得无聊,动不动就爱骚扰信徒的家伙,竟然有这样的智慧,做出这么深远的谋划!
不过,
一想到是自己先收下椰蓉这个弟子,后面才有了椰酥这个孩子,
也算是一种因势导利吧,不能因此为上帝增加不必要的心眼。
“我会努力的!”
得到肯定的小孩大声的说道。
他面对着大海,还有那正盘旋在天空,想办法从水里整点鱼仔的几只海鸥,小小的身体里充满了大大的期待。
……
而遥远的东方,
也有一支船队,正在扬帆起航。
他们打算前往大海的另一边,向东瀛齐国下达中原天朝,马上就要更新换代的消息,并要求齐国及时派遣使者来到长安,对新皇帝进行朝贺。
如果来得及的话,
这只船队还要前往殷洲,赐予新乡侯国新的名号,不允许它再叫做“新国”。
因为已经为登上皇位做准备的王莽,在命人翻阅了大量典籍,查找有关于开创新时代的流程后,发现一件较为尴尬的时候——
按照“属地原则”,
若王莽登基称帝,那么他所创立的朝代名字,应当沿用他先前的封地“新都”之名,号为“新”朝。
但“新”这个国号,
在此之前,已经被宣帝赐给了新乡文公苏广,并在殷洲使用了数代人的时光。
如果讲求先来后到的话,
那王莽便需要寻找新的法理,换一个名号建国。
可他怎么会同意呢!
他忍了大半辈子,如今都要做皇帝了,怎么还愿意忍让一个小小的,远在他乡的侯国呢?
于是,
王莽大手一挥,提出了让新乡改名的要求。
而之后,
也许是改名改上了瘾,或者是通过改变他人原本的名号,让性格压抑许久的王莽,生出了浓浓的操弄快感,
他那强迫别人改名的大手,便再也没有收回来过。
西域诸国的名字被他改了,
匈奴单于的称号也被他改了,
大汉的各种职位,也被他改了……
“如果讨口封有等级的话,王莽肯定是第一名。”
对此,
看着那支背负了太多,又不敢对正在兴头上的王莽提出反对的船队出发的何博,淡淡的说出了自己的评价。
“唉!”
“这人的确是压抑坏了,连名义上的东西都不肯放过。”
旁边刚死不久的死鬼孙冲附和着上帝的话语,“憋久了的话,是会有碍于身心的。”
“不过这样的行为,也可以看出王莽对登基称帝这件事的重视。”
仪式感可太足够了!
“可惜,他用权势谋划篡夺而来的天下,又能延续多久呢?”
太平道受到鬼神的指引,
在很早之前便对“朝廷”、“天命”这种玄妙之物,有了清楚的认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