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秦汉之交

    第492章:秦汉之交 (第2/3页)

事,是非常重视且吝啬的。

    这使得罗马作为国族,即便拥有了两百年的发展兴盛,也没有像老秦人那样膨胀,成为统治区域内毫无疑问的绝对主体。

    如此,

    罗马老爷都没把某些治下的异族当人看,太平道又何必对着他们,履行同上帝的约定,施展额外的恩德呢?

    不过,

    抛开这些客观的事实不讲,

    咕咕上帝只会谴责赵申这老头子的不顶用。

    “你是不是觉得把人打死,就不用对着他们念经,省下超度的精力了?”

    赵申不置可否。

    反正他这么多年传道下来,花在打架上的时间,的确要远超念经。

    好在后继有人,

    椰哥儿是个有天赋的。

    这次返回秦国,他就要带着对方前去太平道总坛,露一露面,见一见人,为以后的事情打下基础。

    “秦国以后会变得更乱吗?”

    “怀帝到了下面,从先祖那边得到的,也不知道是安慰多,还是鞭打多。”

    抚摸着怀里咕咕顺滑的羽毛,赵申看着逐渐靠近的船只,忽然问道。

    怀帝,

    是那位派遣使者前往东方,企图寻求中原支持的秦国君主。

    他怀抱有伟大的志向,也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付出一些名义上的东西。

    就像他那位长袖善舞,能于危乱之中稳定局势的祖父一样。

    登基数年,通过各种方式,他握紧了手中的权柄,并任用官员,收复了部分失地,并有革新朝政的迹象。

    奈何他的身体并不好。

    在效仿祖先巡视治下疆土时,

    他登上了位于原巴尔干半岛,现为大秦北地郡蓟县的一座山脉,想要享受俯瞰天下的快感。

    结果山上的凉风一吹,

    他便病倒,随后不久直接因久烧不退而亡。

    他年幼稚嫩的子嗣登上了帝位,权利落到了权臣外戚的手中。

    消息传到罗马,得入赵申之耳,让他不由得感到遗憾。

    明君早逝,权臣当朝,

    这是国家进一步衰落的征召。

    咕咕将自己隐藏得很好的,根本无法被人从表面发现的脖子伸出来,让赵申给自己掐掐那儿的羽管,然后爽的颤抖了一下。

    “我还以为你会关心下刚刚被你送下来的奥古斯都呢!”

    何博想起那位性格深沉、掌权多年的君主初到阴间时,对着自己露出的惊恐慌张的表情,就忍不住嘎嘎笑出了声。

    特别是当早死几年的老朋友秦明被何博提溜出来,跟着奥古斯都大眼瞪小眼的场面,更是让上帝乐不可支。

    可惜,

    奥古斯都才死没多久,还不能适应死后的世界和上帝定下的规则。

    还需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将之调教为上好的牛马。

    “他是椰哥儿送下去的。”

    赵申先是纠正了上帝话语中的错误,然后又说:

    “异国的君主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能够答应奥古斯都的心血来潮,回应这场缘分,让其能够“活出第二世”,赵申已然足够仁义了。

    “我马上就要落叶归根了,我的弟子们在之后,也会像中原那边的道友一样,在秦国做些大事……”

    “怎么能不多加关怀呢?”

    虽然离乡多年,

    但赵申到底是秦人。

    他年少时跟随乡亲逃难,遇见从东方新夏过来的道士,成为了太平道的道徒。

    随后的生命,都以太平道的身份渡过,并在秦国各地行走。

    如今久别再归,

    即便成了大贤良师,他也免不了生出几分近乡情怯来。

    如果没有鬼神的力量,

    年迈到随时都能入土的赵申还能对故乡怀抱几分美好的期待,认为几任秦帝的治理,稳定了局势,能让国家好转。

    但鬼神的仁慈和恩赐,

    还有已经可以通过海洋,随意乱漂的众多死鬼,

    让赵申即便远在日耳曼尼亚那样的地方,都能对秦国的近况进行一些了解。

    他因此知道,

    哪怕秦国的北部得到了些许的安宁,但南边的烽火却从未平息。

    他记忆的家乡在最初的天灾,后续的人祸中,已经被消磨了个干净。

    也许很多年后,国家重新繁荣起来,有人路过那里,见到那座村庄的遗骸,才会恍惚想起这里曾经有人居住过。

    “怀帝过的还算可以,起码比他那位曾祖要好太多了。”

    鸽子抖了抖羽毛,身上的肥肉也激荡起来,“至于一个国家的未来?”

    “这谁能说的清呢?”

    于是,

    赵申把没用的上帝扔了出去。

    远道而来的船只也慢慢靠岸,

    耶哥儿穿着罗马特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