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地皇四年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501章:地皇四年 (第1/3页)

    中原大地上的反抗者席卷如同风。

    从齐鲁之地兴起的赤眉军在吕娇死后,虽然一分为三,可并没有让新朝的压力得到减弱。

    除去润到东瀛齐国的那一支,

    一支登陆后北上,同盘踞在泰山附近,横行齐燕赵等地区的樊崇合流,仍旧使用“赤眉”称号。

    剩下一支则是投奔太平道的黄巾军,牢牢的扎根在河南淮北诸郡之地,有向西威胁关中武关的姿态。

    兴于南方的绿林军更是同豪强拥立的刘玄、刘縯等人合流,形成了“起义农民和前朝贵族联盟”这等神奇画面。

    总而言之,

    地皇四年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许多人都为新朝即将到来的倾覆而发出欢呼,只有刘縯十分不高兴。

    因为他没能当上皇帝——

    在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后,绿林这边便有了“兴名号、定座次、分上下”的想法。

    毕竟他们这边,

    既不像赤眉,是全然的农夫走卒,抱团在一起抗争,没几个读过书,知晓道理的人,起势之后,一时之间,也无法迅速建立起适应的规章制度来。

    也不像黄巾军,虽有地盘有民心有力量,却因其首领有着同乱世格格不入的“仁慈心肠”,还的确是个遵从《太平经》做事的“犟驴道士”,不愿意做称王称帝的事。

    绿林军在合流南方众多力量后,其中可是有不少刘氏宗亲、地方豪强存在的!

    这些人向来便是肉食者,花费大代价起兵,自然是图谋更大的好处,求取得封万户的机会。

    豪杰猛士打天下,

    不就是为了这般富贵吗?

    而且人多势杂,又不像黄巾军一样,内里有个叫做“太平道”的骨架撑着,的确也需要个章程规制,来统合力量。

    于是,

    绿林各军便商议着,要推举出一名“皇帝”来。

    选来选去,这至高无上,无比诱惑的名号,就落在了刘玄头上。

    一来,

    在王莽这位“大汉忠臣”的努力下,民众纷纷怀念起了汉室,绿林起义的大义,也同后续加入其中的汉室宗亲有很大关系,外姓人不愿与刘氏子相争。

    二者,

    则在于绿林各军的争权夺利。

    刘玄较之刘縯,生性要更加软弱,领军作战更是比不上刘縯。

    若以常理论说,他是不配穿上那身冠冕的。

    但正因如此,

    绿林众军才选中了他。

    “我们要的是一个招牌,不是一个真正的君主!”

    “刘縯那个家伙性格骄傲,善于结交他人,于军中颇有声望。如果让他做了皇帝,我不就要真跪在他面前,仰其鼻息了吗?”

    “圣天子垂拱而治,我看刘玄就很有做‘圣天子’的天赋!”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

    绿林元老们把这个天大的馅饼,塞到了刘玄嘴里。

    刘縯也为此想了十天十夜,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比不上刘玄。

    他的怒火无法平息,几乎想要脱离队伍,自己创业去。

    但他的兄弟刘秀劝阻他道,“当务之急,是铲除王莽,争一时高下是没有用的。”

    “刘玄能够称帝,在于绿林众将的拥护,其势强大,我们兄弟还需要隐忍。”

    “若分散了力量,那就有被王莽逐个击破的危险。”

    刘縯便忍耐下来。

    但刘玄心里知晓自己得以称帝的缘故,对刘縯刘秀兄弟很是忌惮。

    他是宁愿当个傀儡君主,也不愿意将这宝座让给他人的。

    于是他找到王匡、王凤这几位绿林元老,商议分兵攻打北边一些重镇大城的事。

    “朕既已称帝,那么追溯太祖荣光,应该要夺取宛城。”

    宛城是汉太祖登基称帝的时候,对“大汉兴盛”来说,很有纪念意义,且其的确位于战略之地,是绿林北上和西进的通道。

    “可是黄巾军也有意进攻这里。”王匡皱着眉头说。

    刘玄哈哈一笑,“刘縯不是很有勇武谋略吗?可以让他去攻打宛城!”

    王凤有些犹豫,“刘縯心情还没有恢复,攻城掠地的大事,应当安抚好他再说。”

    结果王匡直接拍案道,“他心里有气又能如何?”

    “如今君臣名分已定,他怎么可以反对朝廷的意见!”

    “发令,就让他去打宛城!”

    王凤因此默默一叹。

    他看了眼自己的兄弟,觉得有了势力,坐上高位之后,对方逐渐失去了过去那豪迈大度的模样。

    为了自己的权势和位置,王匡做了不少排挤同僚的事。

    就连拥护刘玄,也是王匡提出的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