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什么才叫类人?自上而下的调整。

    第30章 什么才叫类人?自上而下的调整。 (第3/3页)

他企业要做的,比如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的方案等等。

    一个组织架构图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哪里还缺什么岗位也都明明白白的标注了出来。

    郝成说道:“一会儿会议结束了之后,你们就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对哪些岗位感兴趣,然后再让小沙给你评估一下,是否能够满足岗位的要求。

    “最差的结果就是保持现状,公司肯定有你的位置,这一点是可以保证的。但是,在座的这些人,我希望你们都能更进一步,共同的填充到我们需要的每一个岗位当中来。”

    “曹松,什么想法?”看曹松在那欲言又止的,郝成直接点名了。

    “我看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这一块儿,不一定全是我们自己在做。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合作的这些项目,或者就干脆是我们招标或者悬赏的这类丙级的合作项目,这些职位是怎么分配的。”曹松问道。

    “这个很简单哈,”郝成解释道:“如果是合作的项目,比如碳硅融合半导体的制造设备、产线这些,我们这边是有自己的团队的,然后跟合作伙伴的团队一起,共同去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是丙级的项目,全部交给合作伙伴去开发的,我们这边也需要有对接人,根据项目的不同,可能会有一个小组的小团队、一个人或者一个小组负责多个项目对接等,但一定会有我们的人负责跟进的。”

    这次架构的设计,从科学研究到技术突破再到成果转化是一个路线,而于此同时,成果转化如果遇到了难题,也有一个路线是向上反馈的机制!

    具体产品设计的时候,如果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不了,那就直接有路线找到技术突破的相关部门提交问题,由他们来进行攻关和解决。

    如果技术突破需要理论支持,也可以继续向上提交,科学研究会去验证理论是否成立,技术是否具备可行性,如果可行可立项研究,不具备可行性或周期较长,则建议技术成果转换方向。

    “所以,每一个环节我们这里肯定都是需要人的。”郝成说道:“我们早已确定将丙级项目交给合作伙伴主导,但现今世界,哪怕是我们的丙级项目,能够独立去做的也很少。

    “要么需要小沙的更多支持,要么需要我们成立专门的小组去协作。这个模式,说白了,是我们提纲挈领,然后为产业培养人才的。”

    曹松理解郝成规划了,但这么一算的话,别的不说,光是这一万多个合作伙伴的项目,需要招聘的人才都可能不下于数万人。而整个公司这一次的招聘计划,估计都奔着小十万人去了。

    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部门等更是需要价值不菲的设备,这光是想想都是一大笔啊!

    “标星号的项目和岗位是第一优先级的,其它的项目和岗位可以循序渐进。我们第一批的招聘计划规模最终确定为一万人,相关的要求,我已经让小沙整理并同步到人力这边了,尽快安排。”

    一次就是高达万人级别的招聘计划,几乎能直接将整个小沙小镇都填满了。这一次,手笔不可谓不大。

    “这是人员方面的事儿,还有合作伙伴方面的,”郝成接着说道:“先前,我们零零散散的发布了很多的规则,而今天,我想的是,将合作伙伴的行为准则以规则的形式确立下来,进行企业信用的一个评分评级。”

    让渡利益是掌控规则最有效的途径。你能让人挣钱,那人就能听你的。你要改变整个社会的契机,它就在了。

    任老爷子的几句话,让郝成豁然开朗,设立合作伙伴规则的条件是成熟的。

    就像现在的征信一样,人失信,影响是很大的,甚至都没有失信,只要你有仲裁记录,很多企业都会将你拒之门外。

    但企业失信,哪怕有再多的诉讼记录、甚至是诉讼失败记录,也都没有任何影响。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郝成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自己的合作伙伴及商业体系内的企业信用评级评分。

    原本郝成是有顾虑的,担心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但事实上真的是郝成自己想多了,这类的评级评分机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多的很,你权威了,大家都认可,你不权威,那就自己的体系内用,毫无影响,也完全无需顾忌什么。

    哪怕类似银行领域的,支付宝还有芝麻分,微信还有信用分什么的呢,也没有怎么样。

    “先从我们自己的体系内开始,然后引领所有的企业认可和遵循我们的标准。”郝成如是说道:“具体的规则细节直接通过小沙向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