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新闻发布会
第37章 新闻发布会 (第2/3页)
个【AI人工器官】,也就是这个以【传感-AI决策】代替【神经-激素】调节的理论,这还是第一次出现,那么,我们想知道的是,你认为这种模式给未来的医疗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呃,这个问题的话,涉及比较多的方向,我就简单的说一说……”
这个问题如果扩展开来说,已经涉及到了白驹科技未发布的新品,原本张临是想绕过去的,但是还未等他说完,就接到了郝成的一个消息:不用有什么太多顾忌,该讲讲,就当为我们的新产品预热了。
小沙将郝成的消息通过眼镜式的耳机传达给了张临,而张临先是一愣,随后便笑了起来:“原本我是不能说太多的,因为这涉及到白驹科技尚未发布的一个新品,不过,刚刚我得到了授权,那就跟大家详细的说一说。
“首先,我先说结论,AI对未来医疗的影响,那是颠覆性的。有多颠覆?你们现在一定在想什么人工胃、人工肾等人工器官的传感AI决策,但事实上,我告诉你们,这狭隘了!
“不管是胃、肾还是心脏什么的,手术一定是最后的手段。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明白我的意思——谁没事儿喜欢去做一个手术啊?没有人有这个喜好吧?”
“哈哈哈,那自然是没有!”对于这个问题,普通人一笑置之,而身患重病的人却是一脸苦笑。
“所以,AI对于医疗行业的影响在于消灭医疗!”张临发表了一个很大胆的看法,他接着说道:“我国古代名医扁鹊的故事你们都听过,你们也一定知道《黄帝内经》中‘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理论。
“所以,医疗是什么?治已病!而怎么治未病呢?现在有一款医疗领域的小沙精调模型,可以根据你的基因组以及现在的生活习惯、状态,预测出未来十年二十年你的身体状况是什么样子的。
“好,小沙推测,照这样下去,十年后你得肺癌的概率为99.78%。这玩意儿准确吗?我是不是十年后才能验证?不是这样的哈,白驹科技有一项新的研究方法,可以迅速的对这样的推测进行可靠性的验证。
“那么好,这样的结果是不是一定就是不可改变的呢?当然不是,我刚刚说的时候,就说了一个前提【照这样下去】,你十年后会得肺癌。那么,你想改变结果,首先应该怎么样呢?
“改变条件啊!你不【照这样下去】不就行了吗?所以,下一个问题就出来了,怎么改?小沙的这个医疗版精调模型,可以根据每一个人具体情况的不同,以及基因组的情况给出建议。
“那么,我想问一句:小沙的这个建议算不算医疗手段?”张临顿了一下:“治未来的病,算不算医疗手段,这个你们说?”
“只听说过癌症有早期中期晚期的,越早发现越容易治疗,这个我十年后会得癌症,但今天就可以开始治,这算什么?”
“我怎么感觉开始抽象了呢?如果小沙说我十年后会得肺癌,然后我现在就开始治疗了,十年后没得。那到底是治好了,还是本来就没有呢?难不成信则有,不信则无吗?”
“如果是别的企业,我一定认为它是神棍,比如现在就有一些基因检测公司,检测一些缺陷什么的可能还能认可,说预测以后的,我就不信。
“但白驹科技的话,数据溯源都可以有信息DNA来佐证,我相信,它是一定有办法能说服我的。”
……
什么治疗未来之病算不算医疗手段的,不管是现场的记者还是直播间里的观众,都没有接张临的这个茬,这玩儿它重要吗?
重要的是,这种堪称神一般的预测水平的准确性以及治疗的可靠性。
一时间,整个网络都快要吵翻了:“如果,能预测和能改变这两件事儿都能做到,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以后就再也不会得什么恶性疾病了?”
“那是自然,再说了,这玩意儿也没什么难度的啊——尤其是原理,那就特别简单,人这一辈子,基因决定先天,环境决定后天,将基因和环境一结合,预测未来还不简简单单?”
“简单?”有人都正挠头觉着科幻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