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永王求见
第142章 永王求见 (第2/3页)
出他此刻如此行事的缘由!”
“速去安排!”
吩咐完这一连串事宜,宁辰只觉一阵深深的心累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此时,一名小太监轻手轻脚地端着汤药走进来,宁辰默默接过,一饮而尽后,便无力地躺倒在床上。
然而,他的思绪却如脱缰之马,忍不住再度肆意飞扬。
事情演变到如今这般田地,实在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他虽然猜到了开始,也谋划了过程,却无论如何也猜不到竟是这样的结局。
宋国忠竟敢下如此狠辣的决心,不惜杀人灭口、销毁证据。
如此一来,即便让于晓光站出来指证,只怕也难以对宋国忠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毕竟,宋国忠身为当朝宰相,在朝堂之上盘踞多年,虽说其大部分势力已被自己设法剪除,但多年积累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
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绝不能轻易定他的罪。
若是强行除掉这位位高权重的当朝宰相,在“大义”方面便会陷入被动,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必定会借此大做文章,为日后埋下诸多隐患。
可事已至此,宋国忠已然成为大宁王朝的心腹大患,必须予以铲除,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宁辰在心中反复权衡着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他此刻最为担忧的,便是宋国忠在被逼入绝境后,选择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地让他那手握十万雄兵的儿子发动叛乱。
且不论这场叛乱最终能否成功,只要战火燃起,本就摇摇欲坠、濒临崩塌的大宁王朝,必将彻底陷入万劫不复的混乱之中。
到那时,身为少帝的他,手中并无实际兵权,又该如何力挽狂澜,拯救这岌岌可危的王朝于既倒?
而如今,这种可能性已然很大,大得让人无法不慎重对待。
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这一可怕局面的发生?
宁辰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烦躁不堪,索性翻身坐起,靠在床头,紧闭双眼,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良久,他的眉头突然微微一挑,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
大义!
没错,正是大义!
在这封建王朝,“大义”乃是重中之重,是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
只要能赶在宋国忠等人发动叛乱之前,实实在在地坐实宋国忠的罪名,那么自己便能稳稳地抢占“大义”的制高点。
如此一来,即便他们真的起兵叛乱,那也不过是违背道义的不义之师。
正所谓“不义之师,鲜有助者”。
到那时,自己的应对空间便会广阔许多。
想到这里,上一世历史中无数类似的例子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
可当下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究竟该如何才能实实在在地定下宋国忠的罪呢?
思索至此,宁辰再也按捺不住,干脆起身下床,披上一件厚厚的衣服,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到窗边。
他静静地伫立在窗前,沉吟良久,随后突然大声喊道:“来人,即刻宣范大有、陈伯礼进宫,另外,把夏言也一并带过来……”
在他心中已然认定:
如果身上的毒能够解除,如果自己能稳稳地守住这来之不易的皇位。
那么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