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重返荥阳

    第二十七章 重返荥阳 (第2/3页)

今君能去邪,亦当进贤。若成朝中孤臣,前后无援,恐难立足。”

    言下之意,是希望刘羡能够知足而止,既然不能将这些地方豪强挖断根基,那这些行为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最终反而白白给自己招惹敌人,再继续做下去,恐怕就要越过官场的底线,很难为朝野所容了。

    刘羡也知道,目前自己所能做的,也就是到此为止了。若非地方上的这些官僚太过分,他也不想闹到这个地步。眼见官风暂时得到扭转,他终于结束行县,返回到荥阳。

    此时第一段汴洧渠已经修缮完毕,陆云正在加紧工期,进行第二段洧颖渠的挖掘。因为第二段运河要穿过部分嵩山山脉,且不像第一段运河有鸿沟遗址可以利用,挖掘的难度要大上许多。

    好在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此前已经推行的民夫制度仍然在良好运行,三万民夫仍然在司隶府的管理下努力劳作,虽说辛苦,但只要能稳步推进下去,按期完工并不是痴人说梦。

    刘羡来到工地的最前沿视察,只见陆云正在大騩山脚修建一处堰口。工地上热火朝天,到处堆满了筑堤用的石料与木材,一条一丈来深、三丈来宽的河道已经初具雏形,飞扬的泥土味、木屑味,以及汗水味杂糅在一起,让人情不自禁地焦躁起来,为自己手上的无所事事而感到羞耻。

    陆云见刘羡归来,颇为高兴,便领着一行人到工地上四处走动,一面巡视各处的开凿效率,一面得意地为刘羡讲解他的运河设计思路。

    由于颖水与洧水有部分落差,尤其在大騩山为甚,若直接挖通水渠,恐怕水速太急,难以令漕船从中行过。故而陆云在此处将河道修缮成蛇状,来回弯曲以降低流速,如此一来,船只通行的难度便大大降低了。同时,考虑到长时间的河流冲刷,会使得河道产生变形,陆云采用石制堤坝以防止这一点,这都是寻常运河没有配备的。

    但真正能体现陆云治水智慧的,还在于他开挖的分渠和两道闸口。

    由于考虑到雨水南丰北稀,以及化解秋汛竭水等问题,陆云专门将河道绕道至两道小湖旁,并用分渠将湖泊与河道连通。这样一来,秋汛时,运河可以向湖泊蓄水,竭水期,湖泊还可以向运河倒灌。但为了以防万一,陆云还在南北两段设置了两道闸口,再制造两片人工湖,利用石闸来蓄水放水。如此以来,就有四座湖泊来管理运河的水位,确保漕运常年不断。

    这些都是得益于吴郡陆氏在江东常年的治水经验,如今利用在这次开凿运河中,陆云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能尽情泼洒自己的才华。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这段水渠的建造工艺过于复杂,超出了原本的计算,所准备的粮秣财赀可能并不够用,还需要再追加十万匹绢,大概才能完成这次制造运河的所有花销。

    刘羡对此并不在意,他看着正欣欣向荣的工地,对陆云道:“只要真能造福于民,你我将遗泽后世,又何惜这十万匹绢呢?”

    这么说的同时,刘羡在心底已经打算好了,他可以先找齐王预支。若齐王不出,便通过刘琨的关系,找几个富商来出这笔钱,作为交换,给他们可以优先用这段运河进行漕运的特权。

    转了这么一圈后,刘羡对陆云的成绩还是非常满意的。常人能管理三万民夫不乱,就已经非常难得,更何况还要造这么一条工程量颇大的运河。

    随后刘羡就去视察民夫们驻扎的营帐。由于此地靠近山区,没有民房可以借住。因此,这些营地都比较简陋,民夫歇息的营帐,基本都是刘羡从武库中挪用过来的,差不多七八人挤在一个帐篷内,空间非常逼仄,春天这样做还好。但马上就要到仲夏了,这么下去,帐内恐怕会过于闷热,易生疾病。

    刘羡对跟随的傅畅吩咐说:“再去武库调一批军帐过来,征北军司回邺城的时候,我记得剩了不少在洛阳,放着也是放着,用在这里也是做正事。”

    不过身在山区,民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