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江南解体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五十三章 江南解体 (第1/3页)事情就是如此的讽刺,正当李辰在荆州展开他轰轰烈烈的复汉伟业时,身在洛阳的刘羡却凭白无故地遭受了牵连。
这是毫无办法的事情,一个假的汉室之后尚且能掀起如此风波,那一个真的安乐公世子又会如何呢?无论刘羡的政治风评如何,这都是洛阳官员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因此,当第一封关于李辰的奏报交到洛阳时,刘羡的处境就变得尴尬起来。
那是一日下午,风和日丽,气候和煦。当时,何攀已受命为中垒将军,正奉命领禁军士卒演练方阵,刘羡则在一旁检阅观阵。结果演练未成,司马乂便传来消息,令刘羡到尚书省议事,当时只说是有荆州战事商议。
但刘羡一入宫后,便立马察觉出气氛不对。
首先是宫门前的那些侍卫甲士,见到刘羡后,无不流露出异样神色;而后是宫道上遇到的同僚,如裴嵩、石熙、刘总等人,刘羡和他们随口招呼,结果这些人话也不说,仅是行了一礼,便匆匆躲开了。
由于他离得最远,等他进入尚书省时,各曹的主事者都已到了。可一进门,刘羡便发现,司马乂、司马越、刘暾、刘弘、上官巳、嵇绍、刘乔、祖逖等十几人坐在席上,皆目不转睛盯着他,好似头一次认识刘羡一般。
这种种怪异之处,令刘羡浑身不适,险些以为是今日穿错了衣服。他暗想:莫非是暗地里的谋划被告发了?但刘羡自认并没有什么错漏之处,便坦然入席,问道:“荆州发生了何事?”
司马乂和刘暾相互看了一眼,而后将桌上的奏表拿起来,令侍卫递给刘羡。
至此,刘羡方才得知江夏复汉的事情。
司马歆上呈第一封军报的时候,复汉军刚刚占领安陆,局势也还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即使如此,此事也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毕竟在此之前,自汉武帝时期开始,“代汉者当涂高”的图谶已经流传了三百年。人人都讨论过,到底是谁将取代大汉帝国。到汉季之时,名儒杜琼曾解读说:“魏者,阙也,门阙当高而涂,故代汉者魏也。”,也就是说,预言中代汉的“涂高”便是曹魏。
后来晋文帝司马昭被封晋公,亦有应“涂高”之意。“晋者,明出地上,即日也。”天下事物莫有能高于日者,而日光又能遍涂万物。因此,代汉者亦可为晋。
但无论这个“涂高”究竟是谁,图谶总归是应验了。因此,在大部分人心中,汉朝气数已尽,是上苍令它灭亡。无论他过去的历史有多么辉煌,如今也已经结束了。
可谁会想到呢?在蜀汉灭亡四十年以后,竟然还会有人再打出汉室的旗帜,而且还不是在巴蜀,而是在江汉。须知在襄樊之战后,荆州脱离蜀汉统治已有八十年时光了。
任谁听到这个消息,都会在不可思议的同时感到惊惧。他们会恍然想起,自己虽然置身于名为晋朝的大业中,可汉室的痕迹却又无所不在,那些他们曾习以为常的一切:书写的文字、躬行的礼仪、取用的度量、背诵的经学、熟稔的历史,甚至他们现在身处的宫殿,都烙下了深深的汉朝印记。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刘羡这个正统的汉室之后,到底有何等可怕的号召力。自然,在刘羡本人面前,也就无法维持原有的亲和态度了。
由于此时的复汉军尚不算庞大,以司马歆的兵力似乎还能应对。众人也并没有就此展开论述太多,无非是通报了一番详情,很快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刘羡的练兵上。但很明显,会议上有好几次,刘暾等人有话想说,但看了刘羡与司马乂一眼后,就又把话锋轻描淡写地转移过去。
刘羡知道他们想说什么,这次司马乂招刘羡过来,其实是在讨论一事:到底该如何处置自己。
虽然以刘羡如今的名声,没有人能够指责他,说他心怀祸乱,意图不轨。可有人公开打出了复汉旗号,刘羡的忠心与否便已不再重要。一旦复汉军遇到了刘羡,奉刘羡为主,谁能承担以后的后果呢?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明智的人此时就会做出决定,应早些剥夺刘羡的军权。
只是司马乂和刘羡毕竟已经共事了三年,期间一切顺遂,并没有什么龃龉。因此司马乂斟酌再三,没有第一时间做出这个决定。
而开过这次会议后,刘羡回到家中,一个人面对孤灯,独坐良久。阿萝知道详情后,见他愁眉不展,安慰丈夫道:
“长沙王殿下是个好人,和我们又是亲家,不至于如何为难你的。”
刘羡经她一说,只是叹了口气,轻声道:“政治上的事,还是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