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提携李家成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408章 提携李家成 (第1/3页)

    维港塑胶。

    周千和急匆匆的走进工厂,焦急的对李家成说道:“李生,方老板说我们生产的塑胶玩具质量有问题,要求退货,而且还要求赔偿。”

    如同天雷一声,将李家成吓的背后发凉。

    “怎么会这样!”

    周千和说道:“李生,我们的机器太陈旧了,而且工人也是匆忙上岗。”

    一语成谶。

    李家成不得不冷静下来,承认质量有问题,知道他太急躁了,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他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淘汰机器,要确保质量谈何容易!

    又加上大部分工人,只经过短暂培训就当熟练工使用,他们能够操作机器将制品成型,已是很不错了。

    他又来到生产塑胶花的机器旁,发现同样是如此,顿时一种不好的预感产生。

    “李生,郑老板催促我们赶紧发货,要加班生产才得行了!”

    李家成吓得连忙说道:“先不要急.先把产品样品带过去,客户确定后再说!稳住!”

    “这好!”

    维港手中仍攥着一把定单,客户打电话催货。

    李家成骑虎难下,延误交货就要罚款,连老本都要贴进去。但是交货,生产出来的产品,万一不合格,又得赔掉,还得信誉大跌。

    很快。

    推销员带回的客户的反馈,令李家成不寒而栗——客户拒收产品,还要维港厂赔偿损失!

    客户都是中间商,他们或将产品批发给零售商,或出口给海外的经销商。塑胶制品早已过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好年景,用户对制品的款式质量变得挑剔起来。

    塑胶工厂日益增多,竞争自然日益激烈。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粗劣的产品必然会逐出市场。

    事态严峻,质量就是信誉,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事业的航船,甫扬风帆,就遇到惊涛骇浪。

    危机之中的李家成,真正体会到做老板的难处。

    他曾做过塑胶裤带公司总经理,全盘掌管日常事务,可重大决策仍是老板拍板。

    现在身为一业之主,就要承担一切风险的责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许多处于景气中的业主,仍是这种心态。

    李家成太年轻,余勇可沽,而把困难设想得太少。

    企业的主人,就像一船之长,决策即是航向,任何失误,都可能把航船引向灭顶之灾。

    李家成又一次陷于人生的大磨难中。

    这之前,他经历的磨难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这一次,却是他自己的失误造成的。

    对熬出头的人来说,磨难太有裨益,可磨难又可能将一个人彻底摧毁。

    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玩具成品。一些客户纷纷上门要求索赔,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这情形扭头就走。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李嘉诚急如热锅中的蚂蚁,业中人常说:“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

    维港厂正处在后一种情景中。

    产品积压,没有进账,原料商仍按契约上门催交原料货款。

    李家成上哪去弄这笔钱?他逼急了,就说:“我实在拿不出钱,你们把我人带走。”

    原料商笑道:“你想得美?我们要你干什么?我们要的是钱!”

    原料商扬言要停止供应原料,并要到同业中张扬李家成“赖货款的丑闻”。

    这又是一道杀手锏。

    墙倒众人推。

    银行得知维港厂陷入危机,派职员来催贷款。

    弄得焦头烂额、痛苦不堪的李家成不得不赔笑接待,恳求银行放宽限期。银行掌握企业的生杀大权,维港厂面临遭清盘的边缘。

    维港厂只剩下半数产品品种尚未出现质量问题,开工不足,不得不裁减员工。部分被裁员工的家属上门哭闹,有的赖在办公室不走,车间和厂部没有片刻安宁。留下的员工人心惶惶,为维港厂的前途,更为自己的生计忧心忡忡。

    那些日子,李家成的脾气不免暴躁,动辄训斥手下的员工。

    全厂士气低落,人心浮动。

    李家成回到家里,强打欢颜,担心母亲为他的事寝食不安。知儿者,莫过其母。母亲从嘉诚憔悴的脸色,布满血丝的双眼,洞察出维港厂遇到麻烦。母亲不懂经营,但懂得为人处事的常理。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嘉诚走向社会,母亲总是牵肠挂肚,早晚到佛堂敬香祭拜,祈祷儿子平安。她还经常用佛家掌故,来喻示儿子。

    母亲平静地说道:很早很早之前,潮州府城外的桑埔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