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雄霸香港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426章 雄霸香港 (第1/3页)

    又是新的一年(1959)。

    九龙,观塘牛头角。

    荣昌重工业在这里买下一片土地,作为第二拆船场地。

    而此时,这里停着十数艘大船,正在等待检验。

    陈光良亲自登上一艘二手船,在船上检验起来,旁边还跟着他侄子陈文博,以及其余人员。

    “船龄三十年,设备方面的情况尚可这一艘,如果好好的维修保养一番,可再使用5年以上。”

    陈文博连忙说道:“是的,大伯,这一艘已经准备维修保养,而不是拆船。此次从欧美港口买回的24艘船只,有近一半是可以继续运营的。”

    陈光良点点头,这个侄子做事比较用心,不是个渣二代。

    他弟弟就这么一个儿子,陈光良有时候都亲自培养和安排陈文博的工作。

    陈光良说道:

    “拆船产业,是一个大产业。每一年都有数量非常可观的船只等待被拆卸,同时航运的形式又影响着拆船业的发展,例如现在世界航运不景气,欧美的船东认为这种船与其继续经营或停留在港口,还不如便宜出售掉,这样才符合利益;故而,如今等待被拆卸的船只增加很多。”

    “另外一方面,我们荣昌拆船要扛起香港拆船产业的大旗,制定拆船的工艺标准,晚一点要拿出实际经验来。因为我知道,后续必然有更多的香港人看到这里面的商机,所以参差不齐的拆船队,会让污染加重。而我们,要作为领袖,制定一些拆船的工艺,然后和港府一同规范拆船业。”

    荣昌重工旗下的荣昌拆船负责人乔冠昌,拿着本子记录下大老板的话,随后说道:“我们在去年,就有研究拆船工艺,以及去欧美考察,已经掌握比较先进的拆船工艺。最近的实际操作,也会总结经验,晚点整理一份资料出来。”

    陈光良当即说道:“直接拿给我”

    “好的”

    拆船产业,必然污染环境,但比起香港的经济发展,这又是必然要发展的产业。

    这一波拆船产业必然要兴旺三年时间,因为正好世界航运正好遇到寒冰期,以及船东们纷纷换新船、大船。

    香港如果把握机会,相当于每年诞生一个数千万港币的庞大产业,而拆船所产生的钢铁,重新锻造后,又可以用于建筑工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稍后,乔冠昌汇报导:“老板,英国军方有意让我们拆卸他们的航母,他们认为我们的拆船技术比较标准,且规模和设备齐全。”

    所谓的‘航母’,当然是二战时期的航母,和后世的航母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好事,多拆卸一些航母、军舰,也是可观的业务。你自己去谈便是!”

    “好的,正好现在香港建筑业复苏,所需钢铁增加。荣昌重工那边对拆卸的钢铁,是有多少可以吃多少。”

    如今香港并不止荣昌重工一家钢铁厂,那个庞鼎元也在屯门建立了一家钢铁厂,以及另外还有两家钢铁厂。

    但是,荣昌重工却供应着香港近一半的建筑钢铁所需,如果再扣除进口的,其它三家钢铁厂占的份额很少。

    荣昌拆船厂一共采取两种拆船方式:观塘厂采取‘冲滩拆船’、将军澳码头采取‘码头浮拆’。

    稍后。

    陈光良来到将军澳码头时,便看到了‘码头浮拆’的方式。

    “码头浮拆”是一种常见的拆船方式,它涉及将废船通过系泊设施固定在码头岸边,然后利用岸边拆解设施和浮吊等设备,将废船逐段安全解体。

    乔冠昌介绍道:“我们在拆解过程中,通过围油栏将待拆船舶完全包围,以防止油污水的扩散,同时由吸油船回收围油栏内漂浮的油污水进行环保处理。仅这一步,就足以纳入拆船的教科书,规范香港拆船产业。”

    说完,他眼神透露着自豪。

    当一个行业能做到老大,并且能制定行业的规定时,当然就有自豪的资本。

    当然,这些也离不开老板的强调——尽可能的保护环保。

    “嗯,尽快制定好纲领,我要拿到港府去规范行业。另外一方面,拆船公会的事情也准备着,晚点你去担任这个主席。”

    “是,老板”

    陈氏在香港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纺织公会、成衣公会、塑胶花公会、塑胶公会、假发公会.都是长江工业集团旗下的管理层们。

    而且,大家还不得不心服口服,因为在这些领域,长江工业集团都是‘引导者’、‘创始人’。

    “荣昌拆船厂招工,包吃住,实习薪水80元/月,转正100元/月。”

    此消息一经被看到,立即迎来大批的应聘者。

    虽然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