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父与子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428章 父与子 (第1/3页)

    与此同时。

    环球集团的二当家陈光聪,正在和埃索石油公司的船务经理牛登,讨论租船事宜。

    “牛登先生,我们环球航运可将一艘5.6万吨、两艘2.8万吨的新油船,以三年合同的长期租赁方式,租赁给埃索石油公司。”

    牛登笑了起来,说道:“陈先生,恐怕是你们担心现在航运不景气,而打算租赁三年吧!”

    言下之意,以前行情好时,你们不提长期租赁;如今行情差,你们则想着长期租赁这种好事。

    陈光聪坦然说道:“是有这种担心!不过牛登先生,三年租期的合同,能为埃索石油省下不少的运费开支。”

    牛登心动了!

    世界航运形势走低,这对埃索石油是好事;如果这个亚洲的航运企业,再低价租赁,这确实省却更多的成本。

    而且合作多年,埃索石油公司对环球航运的各方面都非常满意,这些华人都是肯吃苦之辈,不像欧美船队的海员。

    “我还没有看到很低的价格呢?”

    陈光聪当即将报价拿出来,递给牛登。

    这一次,大哥是希望将旗下的油船,纷纷签署三年期的长期合同。也不怕这些石油公司不签,因为确实价格优势摆在这里。

    此时的世界航运,希腊和日本的人工开支已经非常大,是香港的2~3倍,香港航运是必然崛起的。

    牛登看了一下报价,立即心动。

    虽然考虑航运形势不行,但他认为可能仅需一年,最多两年,就会走出低迷;其次,这个长期合同的价格,算下来运费仅需欧美船队的7成。

    “好,既然你们表现出诚意,那我们也就继续加深合作。这三艘船的长期合同可以签署,另外如果我们还需要船,也会优先考虑你们。”

    “多谢”

    陈光聪心中大喜,出师顺利。

    目前环球航运拥有52万吨的油船,除4艘5.6万吨的以外,其余多为两三万吨的油船,其中仅有2艘是二手油船。

    当然,大哥已经在日本开始造10万吨的油轮四艘,明年就能陆续下水。

    所以这个时候将前面的油船签下长约,明年新船下水的业务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更何况,大哥说过,此轮航运低迷,很大的可能性要持续到1961年结束,正好三年时间左右。

    4月,香港理工学院筹画委员会正式成立,陈光良爵士担任主席。

    委员会成员中,还包括唐炳源(纺织业企业家)、简悦强(律师、市政议员)、周锡年(两局议员)等人。

    委员会成立后,立即组织了第一场会议。

    陈光良很是高兴的说道:“各位,今天我们能齐聚一趟,充分说明香港迫切的需要一所理工类性质的高校。另外,港英政府毕竟是‘殖民政府’,他对本港的科技发展,不会那么上心,更重视香港大学这样的文科类大学;但我们作为华人,要长期考虑香港的经济发展需求.所以,香港的工业不能永远停留在轻工业和粗浅科技产业当中,要从现在起,开始积累科技型人才.”

    “就拿我们生产收音机为例,我们只能从日本购买晶体管,但日本自己就在重点发展收音机,它迟早可能限制晶体管对香港的出口。届时,香港晶体管只能从英国进口了。”

    “所以说,香港不能只有贸易、金融,一定要有强力的工业产业。而工业产业,又要向着科技含量更高发展。”

    众人纷纷鼓掌,别人说这些话,大家会觉得是在‘异想天开’。

    但作为‘香港工业之父’的陈光良来说这些话,大家认可度是非常的高。

    更重要的是,长江工业集团自成立以来,屡屡获得产品专利,包括塑胶花、拉杆行李箱、方便面等一系列的世界知名度发明。

    稍后,唐炳源说道:“目前港府已经划出红磡的地皮,供理工学院使用,但资金上的支持还是不足的。这个很重要,理工学院不是专门学院,他是一所大学性质的大专学院,需要各方面的指标符合,才能评得上。场地、建筑、师资都是非常重要的标准。”

    陈光良当即说道:“资金方面,港府是让马会出资部分,另外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