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大动荡

    第188章 大动荡 (第2/3页)



    反正方星河是吓了一跳。

    “boss,销量已经在冲击60万册了,不过增长速度比较慢,市场饱和度很高,后面可能不会有太大惊喜了。”

    这就是非常鲜明的流量定律。

    销量主要集中在前期,首周大概能爆到总量的50%,第二周开始断崖式下跌,越往后越慢。

    《射雕》电影预售票房3.5亿,总票房6亿多,《小时代》四部曲首周票房一大半,都是同样的原理。

    不过【生当狂歌】倒也不止是粉丝在购买,由于艺术性得到了公认,靠口碑还能拉动一些销售,长线不会特别差。

    金载喜所谓的惊喜,指的是那种极其狂暴的销售波峰,这个基本不现实。

    “boss,您不去欧洲走一圈,做做宣传吗?”

    到目前为止,日本80万,韩国60万,坡市45万,国内20万,港台停止销售,数据定格在12万,东南亚诸国4万5,整个亚洲的销量来到了222万。

    总销售额换算成人民币,已经破了14亿大关。

    由于各国在出版物领域的税收规则不一样,只能大概预测到手数字——总额的42%左右。

    个别国家多一些,能到45%以上,个别国家少一些,掉不到40%以下。

    差不多就是6亿人民币。

    这是没有计算欧美国家的收入。

    【生当狂歌】同步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发行,美国售价88.88美元,欧洲则是66.66欧元,相对于别的明星写真,仍然属于略贵的那种级别。

    不过欧美国家在这方面很混乱,也不好直接比较。

    有些个人摄影作品集能卖到200美元的高价,有些拼盘写真集只卖几美元,像方星河这种个人艺术写真集算是一个蛮新鲜的东西,即可以归类为图书,也可以归类为摄影作品。

    而由于缺乏宣传,【生当狂歌】在欧洲的销量远远不如北美。

    法国最高,卖了3万多册,俄罗斯最低,1000册不到。

    其实能卖到现在的成绩,也要归功于时尚界的吹捧,法国和意大利作为时尚发源地,很吃方星河这套输出。

    那边摄影师多,艺术家多,模特更多,这群人对【生当狂歌】的评价普遍很高,甚至有个极其知名的死玻璃称方星河为“东方的缪斯”。

    王查理接到了不少来自欧洲的邀请,如果方星河愿意去,登上一次法国意大利的主流节目不成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他的形象在那边还挺高端的。

    只可惜,眼下整个欧洲加起来区区10万册的成绩,远远不能和北美的35万相比。

    也不是美国人多爱方星河,整个美国的中坚级满天星都不到30万,美国人是那种很容易喜欢也很容易不喜欢的嗨粉——上头了嗨得厉害,嗨完立即下一趴,不给他们上够手段,掉粉比方同辉还快。

    美国的销量之所以那么好,主要还是因为新鲜感和好奇。

    方星河的文学作品还没有正式登陆北美,这种强烈的好奇只能通过购买写真集来实现满足。

    由此可见,其实【生当狂歌】在亚洲的潜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但在欧美尚未真正兑现,还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

    作为一本超越时代名声在外的写真集,如果欧美的销量到不了100万,那只能是宣传的锅。

    “您去转一圈,通过LV登登刊,上上节目,销量翻倍肯定不成问题。”

    “原本想去来着。”

    方星河摇摇头,叹了口气:“现在怕是没时间了。”

    “组建武指团队?”金载喜了然点头,“这确实是一件大事。想要将《英雄》项目的武打场面拍好,需要提前做太多工作。”

    她现在真的是一个顶级的中国通。

    果然,近方者中。

    “是啊,欧美的宣传还有别的捷径可以走,倒也不必急,现在的当务之急肯定是《英雄》,顾不上别的了。”

    方星河略微感到一些遗憾,他是真想去英意法等国家刷刷脸。

    文化输出,首要的不是输出文化,而是把人立住。

    现在的东西方经济差距巨大,隔阂极深,破冰不可能走国力蒸腾的王道,只能凭借一个个拥有足够影响力的个体,去建立辐射原点。

    房龙和李莲杰的作用,比所有孔子学院加起来都大,这就是现实。

    方星河不是只喊口号不做事的人,他当然愿意花些时间在欧洲筑起基本盘,顺便割割韭菜。

    可惜,短时间内应该没机会了。

    新的风暴,正在就位。

    8月17号这天,星空影视终于和张卫平的新画面达成了协议。

    8月18号,钟师带着一票师兄风尘仆仆赶到帝都。

    钟师当然做不了武指,压根不搭边,但是他能够召集起来一群真正的练家子,让方星河随便挑。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