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一查到底(结案倒计时)

    第439章 一查到底(结案倒计时) (第2/3页)

肃,连用了三个极其。

    周奕就知道,他要拔剑了。

    果然,下一秒谢国强说道:“经过省厅和市委的连夜研究讨论决定,对樊天佑、陈耕耘、刘保国等涉案可疑人员展开全面的详细调查,任何人、任何机构都不得对调查工作进行阻拦,否则一律依法严惩。”

    谢国强敲着桌子铿锵有力地说:“该查的查,该强制传唤的强制传呼,不要有任何顾忌,出了事有我谢国强顶着!我顶不住,还有徐厅,还有法律!”

    “另外,纪委接下来会派人专门配合我们的工作,如果在案件调查中发现违纪违规的问题,纪委会立刻介入。”

    果然,昨天的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导致事态升级了,有一些东西被撕破了。

    周奕不知道这算不算因祸得福,但起码上面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严查、彻查、查个底朝天,谁都没法再藏着掖着。

    基本上相当于是达到了周奕之前希望的效果,不能只有自己一个人锁定樊天佑和陈耕耘,要发动组织的力量。

    “另外还有一件事宣布下,倪建荣同志因涉嫌违规,暂时退出专案组了,望大家引以为鉴。”谢国强站起来,雷厉风行地说道:“散会。”

    这句话顿时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惊讶,尤其是石涛,不停地问:“我去,倪支……老倪他干什么了?”

    周奕知道,倪建荣怕是真的在三十号晚上的饭局上,说了不该说的话。

    谢局能这样堂而皇之地公开说出来,就说明问题不轻,退出专案组只是暂时的,后面肯定会由督查部门来进一步调查。

    倪建荣这样子不太像是能当大贪巨贪的人,何况他管的刑侦工作,上面有谢国强,下面有吴永成,不太能搞些瞒天过海、徇私枉法的事情出来。

    但喜欢混饭局,搞人情关系的,小拿小贪是少不了的,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

    这位倪支队,这回恐怕是栽跟头了。

    他大概怎么也没想到,当初一起吃这顿饭的人,结果会成为一宗大案的涉案人员,把自己给牵扯出来。

    谢国强走后,梁卫和吴永成开始指挥接下来的工作。

    现在情况已经变得很清晰了,樊天佑垂死挣扎的这一出戏,无疑是坐实了他是宏大案凶手这件事。

    这个宏大案,不光是徐柳被碎尸和陆小霜被挟持抛尸矿洞。

    还包括了后面肖冰的死,以及八年前董露的烧伤案。

    也就是说,宏大案成了一宗跨越了八年的连环案件,而这个案件的凶手就是樊天佑。

    董露的话,樊天佑自爆的新北镇矿洞,还有肖冰咬下来的那块肉,都是证据。

    但里面还有很多疑点要查,还有很多空白要填补。

    同时也意味着,樊天佑的不在场证明,要重新复核调查了。

    其中没有两人以上目击者的不在场证明,全部重点重新调查,仅有一名目击者,或干脆没有目击者只有物证的,全部列为重点怀疑内容。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二十八号晚上,扫墓的不在场证明。

    陈耕耘因此有重大嫌疑,不排除他可能是帮凶,甚至参与了整起案件。

    刘保国的不在场证明虽然很充分,但呼叫徐柳传呼机的那通电话是从他的座机里打出来的,他必须得给出个说法来。而且徐柳告诉表哥冯强即将出国这个信息,也和刘保国、陈耕耘有关联的可能。

    所以梁卫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把刘保国请回来,把在专案组的陈耕耘带回市局,为了避免受到干扰,接下来所有的审讯工作都将在市局进行。

    然后梁卫条理清晰的整合了目前所有的调查方向,并给出了明确的调查指示。

    首先是针对樊天佑的调查。

    一,调查樊天佑的家庭情况,包括在老家的成长经历,社会背景。

    因为樊天佑在和周奕对峙时明确说出了自我否定的话,说自己生下来就是个错误,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

    说明他的内心深处是有强烈的自我否定意识的,这种意识不太可能是在成年后形成的,因为成年进入社会后产生的心理创伤导致的自暴自弃和自杀倾向,表达应该是类似于“我活着毫无意义”,而不是提及“生下来”“来到这个世界”这样的描述。

    所以这种极端情绪很有可能和他的原生家庭及成长环境有关系,甚至可能也是导致形成犯罪心理的根源。

    这件事,梁卫已经连夜安排省厅总队的人奔赴樊天佑的老家长风岭了,外援会亲自深入山区走访调查。

    二、调查樊天佑大学时期的情况,专案组照着樊天佑本科同学的名册,一个个联系,一个个询问。

    包括樊天佑的性格特征、脾气爱好等等全方位的情况。

    尤其是他和陈霖的恋爱关系,两人是怎么认识的,怎么在一起的,是否有过矛盾和争吵。

    所以衍生出的另一项调查就是围绕陈霖的,她的大学同学,尤其是寝室室友,也要挨个联系走访。

    同时,还要找地方派出所了解陈霖和她母亲当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事情。

    三、就是调查樊天佑现在的社会关系,包括同事和朋友。

    了解樊天佑现在的个人情况,人际关系,尤其是男女关系。

    因为他在陆小霜这件事情上表现出了异常,他非常在意陆小霜是否和别人发生了关系。

    而根据他当时对峙时的话,明显可以确定,他之前是认定陆小霜已经和周奕发生关系了。

    再结合周奕发誓后,他让周奕去新北镇矿洞找陆小霜,以及在和陆小霜通电话时的悔过之意和说的那句对不起。

    说明他挟持并嫁祸陆小霜,完全是因为陆小霜是否还是处女导致的。

    是处女就不该死,不是处女就该死,这种心理的变态程度非常严重,因此要考虑他的个人情感经历,是否受到过严重的情感创伤,导致心理扭曲。

    不过这里面依然存在疑问,就是这种是不是处女而决定是不是杀人的极端情绪化动机,其实并不符合栽赃嫁祸这样的预谋作案。

    所以梁卫认为,存在同伙作案的嫌疑。

    而这个嫌疑最大的人,必然是陈耕耘。

    因为陆小霜提供的诺基亚铃声的线索,和陈耕耘相契合。

    四,调查樊天佑的留学信息。

    包括出国时间、留学资金来源,以及海外就读的一些情况。

    因为董露是八九年十一月出的事,但樊天佑资料上的留学记录是从八九年八月开始的。

    中间有着明显的时间差,所以大概率涉嫌到了资料造假,甚至背后可能存在着某些人利用职务进行犯罪。

    这件事,梁卫会直接利用省厅总队的权限,找出入境部门去查樊天佑的出入境记录。

    资料能篡改,出入境记录可改不了。

    五,对樊天佑居住的办公室和公寓进行全面搜查。

    同时调查樊天佑的财务和资产状况,以及他办公室座机和手机的所有通讯记录。

    接着是对陈耕耘的调查。

    一,首当其冲地就是搜查陈家老宅,确认陈家老宅是否是第一案发现场的可能。

    因为根据目前的初步调查来看,陈耕耘原本住的老房子,并没有进行对外出租,所以极有可能具备作案条件。

    二,调查陈耕耘的财务和资产情况。

    虽然谢局说了该查的查,但陈耕耘和樊天佑终究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关于这方面的调查,会由纪委介入,公安部门辅助。

    一旦发现与涉案人员有关的异常经济往来,或者陈耕耘名下有其他房产等涉案线索,立刻交由专案组深入调查。

    三,陈耕耘的配车。

    这一条是陈严根据周奕说的方向,去交警大队查到的。

    他没查到樊天佑违章记录,毕竟樊天佑没有驾照,如果无照驾驶那就直接留案底了。

    但他确实查到了一条陈耕耘的违章处理记录,顺着这条记录往下查,最后发现了一辆黑色的丰田皇冠轿车。

    这辆车不在陈耕耘的名下,而是宏大社会学院的公务用车,但日常的使用权却又是在陈耕耘手里的。

    所以之前常规调查时陈耕耘名下没车,因为这辆车从出资、保险、维修等等,全都是宏大出钱。

    这辆车就是重中之重的调查目标,因为不论是挟持陆小霜、抛尸,还是杀害肖冰,都可能和这辆车有关。

    梁卫给邱志勇的要求是,哪怕把这辆车拆成零件,也要一毫米一毫米地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

    四,陈耕耘的社会关系,以及他的办公室座机和手机的通话记录。

    尤其重中之重的是,四月三十号那天下午三点左右的通话记录,因为这个时间点刚好是陆小霜昏迷后听到手机铃声的时间。

    五,查陈耕耘的出入境记录和海关记录。

    陈耕耘和刘保国因职务便利,出国十分频繁,而迷晕陆小霜和肖冰的那个药物是国内没有的进口药,但逃不过海关的检查记录。

    六,矿洞里发现的那个烟头。

    那个烟头里的提取物已经送检DNA,还在等待结果。

    但当时送检时是没有明确配对目标的,因此就算DNA检测出来了也不知道是谁的。

    但现在谢局发话了,省厅下达指示了,所以就要立刻提取陈耕耘的DNA检测样本,送检。

    如果这个烟头是陈耕耘的,他就得好好解释了。

    梁卫说完之后,周奕提出了两条补充意见。

    第一,在陈耕耘的社会关系调查上,需要重点查一下他是否曾经和煤矿相关的公司或个人有密切来往。

    因为新北镇的这些废弃矿洞,不是人人都能有渠道了解到的,而且为了设计这样一个嫁祸计划满宏城寻找合适的抛尸地点也不合理。

    所以大概率是他曾经接触过一些煤矿相关的人和事,然后想起了这个地方符合自己的要求。

    第二,陈耕耘的履历上存在一些空白的地方,就是一九六三到一九六四这两年。

    为什么空白,是年代久远档案丢失,还是故意在隐藏什么。

    尤其樊天佑也是在六四年出生的。

    周奕甚至提议,省厅DNA实验室在对樊天佑和陈耕耘的样本做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