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一起走吧(二合一章节)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453章 一起走吧(二合一章节) (第1/3页)

    正当胡彪等一行人,因为刚刚开局就减员2人,并且电台都被打坏了的破事,心中多少有些郁闷的时候。

    耳边忽然响起的一句话,让他们纷纷回过神来:

    “感谢各位好汉的仗义出手,我们是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7连的,不知各位是哪一个部分的?”

    闻言之后,胡彪连忙扭头,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

    看到一个应该是我军的基层军官,但是军衔和职务未知的汉子,用一支步枪支撑着自己身体,艰难走到了附近后,向着他们询问了起来。

    他身上的伤势还不轻,除了左边大腿中了一枪之外,脑壳也用纱布胡乱包裹着。

    至于胡彪等人,为什么判此人应该是我军的一个基层军官,

    因为抗战时期我党的军队,一众官兵身上基本上没有军衔标志,只能靠着一些其他的细节来确认官身份。

    比如说,看身上有没有挎着的公文包,手枪,望远镜,介绍信这些东西,有的话一般就是军官。

    又或者是看军装上衣的口袋,上衣四个口袋的一般是士兵,两个口袋的则是军官。

    而眼前的男人,身上斜挎着一个装着驳壳枪的盒子,毫无疑问代表了他军官的身份。

    毕竟我党当前这个时期,装备方面相当困难;战士们连人均一把步枪都比较困难,更别说装备手枪了。

    而男人嘴里的‘冀热察挺进军’,也给胡彪他们透露了很多信息。

    根据他们在现代位面,恶补后才掌握的历史知识,知道在38年3月份的时候,我党晋察冀根据地派出了邓桦支队挺进到了京师城以西。

    逐渐开辟房山、涿县、涞水、昌平、宛平等地,初步建立了平西根据地。

    后来与120师雁北支队会合组成了第四纵队,让平西根据地的实力更强了。

    平西根据地成立后,迅速成为我军向热河、察哈尔前进的阵地,更成为京师城、津门等区域与边区联系的“红色走廊”。

    大量华北的优秀青年、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

    都通过这个“红色走廊”,一一地奔赴宝塔地区;当时全国各地支持宝塔地区的物资中,有近三分之一是从这条走廊中安全运去的。

    而在39年的时候,第四纵队又与冀东抗日武装合并,组建这个冀热察挺进军,指挥官则是大名鼎鼎的萧将军。

    这个冀热察挺进军在成立的时候,将原有部队一共编组成4个团,分别是6、7、9、10等四个团。

    所以说,他们现在所在的区域,应该就在京师城西边的平西根据地。

    当前正赶上了鬼子扫荡,至于是哪一次扫荡就不知道了。

    因为自从平西根据地成立后,严重威胁了鬼子占据的京师城等好些大城市,还有他们的交通线之后。

    鬼子在整个抗战期间,发起的扫荡作战次数太多了……

    面对着来人的询问,胡彪先是大喊了一句:“小翠,赶紧过来帮这些弟兄们重新处理一下伤口,人手不够就让人帮忙。

    关键是每一个伤员处理完了伤口后,都用上一些盘尼西林消炎,别感染了。”

    接着,才是开口对着男人说道:

    “这位弟兄不用客气,我们苏北独立团的人,刚好因为一些任务路过此地;大家都是共同打鬼子的友军,遇上之后哪有不帮忙的理由。”

    没错!哪怕遇上了我党的部队,大家都是自己人,胡彪依然没有直接表露身份。

    主要是他和苏北独立团已经投靠了我党的情况,不到民国三十五年,也就是46年6月以后,我党正式跟光头校长翻脸之前,都会属于需要绝对保密的情况。

    加上当前正值鬼子扫荡,贸然透露他胡团座身份的话。

    好处没有多少,一旦被鬼子得知,反而会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地疯狂围剿他们;反正有些得不偿失,还不如暂时不说,看看情况再做计较。

    不过就算不透露自己胡团座的身份,却不影响给这些自家的同志,提供一些力所能及帮助。

    先是给他们幸存人员治疗一下,再打上一针青霉素避免伤口发炎。

    这一个小队的鬼子装备,他们因为原本负重就不小,根本无法带多少;所以在稍微补充一小部分后,大部分可以留给他们。

    可让胡彪等人想不到的是,仅仅是报出了一个‘苏北独立团’的名号,就起到了预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那个汉子闻言之后,眼神瞬间就闪亮了起来。

    身上最后的一些提防之意,明显地也放松了下来。

    他在嘴里嘀咕了起来:“我说哪里来的好汉,不仅一个个身手好得跟天兵天将一样,装备也好得吓人。

    原来是苏北独立团的人,那就难怪了。

    你们原本自己就能造枪造炮,半年多前又弄到了两个团的山姆大叔家装备,单论步兵火力可以比鬼子都强了。”

    说话间在这个汉子的眼神中,满是无法掩饰的羡慕之色;貌似平定县的苏北独立团,在他们心中就是狗大户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