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杨家坳的困难户
第398章 杨家坳的困难户 (第2/3页)
一个月,合适就留下,不合适您就帮忙再换一位。”
“这样好,鞋子合不合脚总要穿几天才知道,这没问题,我会提前说清楚。”
“孙同志,走,我这就带你去找人。”杨支书端起烟袋子就要往外走。
孙志伟赶紧给他拦住:“等等,老支书,您先别忙。”
“您介绍的人能不能先给我说说情况,这个,最好年龄别太小。”
“这保姆也不是什么好职业,我也希望找个能长期干的。咱也不能耽误队里年轻人的前程不是。”
杨支书闻言,想了想才又坐下:“那我就说几个,您看看行不行?”
“我现在有三个人选,一个是村东头的杨桂花,32岁,早年嫁到外面,结果前几年男人在遭灾的时候没了。”
“因为没有儿子,不受婆家待见。她就回了村里一个人带着两个闺女单过。小闺女6岁,大闺女9岁,大的已经可以挣工分了。”
孙志伟一听就知道,这个明显不行。他要是请了人回去,那两个女孩子怎么办,丢家里不管了?那在村里还不被欺负死。
还有一个就是,支书没说杨桂花娘家的情况。
这个想想也知道没有什么好情况,出嫁的女儿被退回娘家,还带了两个拖油瓶,哪里会受娘家兄弟待见。
父母估计也没好脸色,不然她就应该住在娘家,而不是带着两个女儿单过。
支书等了一会,看到孙志伟没表态,心中暗暗叹息,只能继续介绍下一个。
“第二个人选也是个寡妇,叫王秀珍,今年35岁。”
“她男人是个当兵的,69年的时候在北边没的,留下一儿一女,大丫头15岁,小儿子9岁,家里还有公公婆婆。”
得,这又是一个困难户,一个壮劳力带4个拖油瓶。
不过这个还算好,家里有老人可以照顾孩子,就算去城里当保姆也不用担心孩子没人照看。
不过这家也够倒霉的,69年北边一共也就牺牲了几十个人,偏偏被他们家摊上一个。
“不过支书,这是烈士家庭啊,有抚恤金的吧,每年应该还有给未成年子女的补贴,还有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