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大义灭亲,清洗开始(求月票)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71章 大义灭亲,清洗开始(求月票) (第1/3页)户部。
一众官员齐聚于此,人人面色凝重肃然。
顾靖的沉默,加上当前愈演愈烈的局势,已让众人忧心如焚。
叹息声此起彼伏。
不少出身底层的官员更是窃窃私语,分析着局势可能的走向,揣测顾靖此举究竟是何深意。
顾靖绝非沉默之人——这一点,在座官员心知肚明。值此紧要关头,他竟如此行事,怎能不引人议论纷纷?
低语声中,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堂上地位最高的几位。
“娄相,狄尚书,”终于,一位身着青袍的度支郎中按捺不住,上前一步,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焦灼,“如今四野动荡,海贸断绝,民生凋敝,粮价连日飞涨,几近失控.”,
“二位相公皆为太傅股肱,深得其信重。值此危局,何不率领我等,联名上疏,直谏太傅?”
此言一出——
堂内官员,从户部侍郎、仓部郎中、金部郎中到下阶的主事、令史,齐齐望向端坐于上的侍中娄师德与户部尚书狄仁杰,纷纷拱手,无声地表明了立场。
事态至此,许多朝臣心中已笃定,顾靖必将复行前朝旧制。
这也是必然的选择。
在他们看来,也唯有如此才能迅速平息一切。
毕竟现在牵扯的实在是太多了,不仅仅是各地的大商,同样还包括了无数从事各个行业的百姓。
若是挥下屠刀,以残酷手段针对那些个大商人,定会影响到海贸的根本。
那最后对整个大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便不可预料了。
至少在他们眼中这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狄仁杰与娄师德目光相接,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无奈,不由得轻轻一叹。
他们岂能没有谏言?
本是冉冉升起的大唐,在短短时间之内竟然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若是换做其他时候群臣或许还不会如此。
但在当前的政治风气之下,群臣又岂能看着?他们这些大臣又岂能不对顾靖谏言?
想着,狄仁杰又是不由的微微摇头,环视众人,温言劝道:“诸位同僚稍安。”
“太傅乃受太宗皇帝托孤之重,国之柱石。”
“如今未作定论,想必胸中自有丘壑,我等若强求联名,恐扰太傅筹谋,此实”
话音未落,班列中陡然响起一声冷笑,只见御史中丞徐有功一步踏出。
徐有功目光如电扫过众人,“恐扰韬略?”
“哼!如今民怨沸腾,社稷动摇,每一刻皆有黎庶煎熬!”
“太傅沉默一日,便是苍生多受一日之苦!”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决绝之气:“为臣者,上佐君王,下安黎庶!”
“职在拾遗补阙,规谏讽喻!”
“明知有误,焉能因揣测上意而噤若寒蝉?尸位素餐,与误国何异?!”
徐有功猛地转向狄仁杰与娄师德,眼神锐利如刀:“下官职司风宪,唯知‘死谏’二字!”
“纵触怒太傅,斧钺加身,亦当直言不讳!”
——堂内空气瞬间凝滞,落针可闻。
众官屏息垂首,连方才低语的度支郎中,袖中手指也微微蜷起。
言罢。
徐有功霍然转身,袍袖带风,竟真欲直出户部大堂,显是直奔宫阙而去!
“且慢!”
一声沉稳的断喝响起,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瞬间钉住了徐有功的脚步。
正是侍中娄师德!
他缓缓起身,目光沉静,扫过神情各异的群僚,最终落在徐有功紧绷的脊背上,语气带着安抚,却也隐含威仪:
“徐中丞忠直可嘉,忧国之心,老夫深知。”
“然兹事体大,牵动国本,不可徒逞意气,亦不可使太傅为难。”
他略作停顿,目光转向狄仁杰,又环视全场,声音沉稳有力:“今日散衙之前,老夫自当禀此事与太傅,问出个计策来。”
“诸君——”
娄师德的声音重了几分,带着宰相的嘱托,“且暂归本位,各安职守。”
说着,他的目光看向了狄仁杰,“粮价民生,户部尤当用心。”
“切莫急切,静候消息便是。”
他其实已经习惯了。
这些时日来,随着民间的乱象越来越多,群臣们的争斗已经达到了顶点。
他已经习惯这种情况了。
只能尽可能的稳住朝堂,让朝堂不出现乱子,影响到顾靖的韬略。
他不相信顾靖没有手段。
作为顾靖信任的近臣之一,他十分清楚顾靖的性格,就不可能相信顾靖对此会无动于衷。
堂内一片沉寂,唯闻烛火轻爆之声。
徐有功紧抿双唇,直直望向神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