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撒豆成兵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32章 撒豆成兵 (第1/3页)

    且说典满数十骑既走,徐盛、丁奉二将依靠勇武与冷静,成功阻止了一场营啸的发生。

    在花了将近半个时辰整肃军营,镇静将士后,徐盛命丁奉殿后拔营。

    自己则亲率精锐水步军三千,战船二十,骑兵二百,循着曹魏骁骑的踪迹且追且探。

    建安十八年,曹操号称四十万大军饮马大江,攻打濡须,甘宁身率百人裹甲衔枚,潜至曹操营下,拔掉鹿角,冲入曹营,斩得首级近百。

    夜色中的曹军士兵受到惊动,误以为东吴大军来袭而起身备战,甘宁于是撤退。

    而夜色中的曹军依旧如临大敌,纷纷举起火把、擂鼓呐喊,等到曹营举起的火把已密如繁星之时,百骑劫魏营的甘宁已回到了吴营。

    那一战,徐盛也在。

    彼时,至尊尽举江东七万之众至濡须口与曹操对峙。

    谁料巢湖水师突遇暴风,数百战船被吹断缆绳,漂至魏军岸边。

    吴军诸将恐惧,未有敢轻出者,唯独徐盛将兵北上,与曹军顽抗,暴风止后,乃率数十船南还。

    而甘宁百骑劫营,便是在暴风挫吴后的事情。

    那一战,并非是甘宁自己的意气用事,也不是他主动请命,而是至尊密令甘宁冒险而为之。

    为的就是示敌以强,挽回军心。

    是吴军在“天不佑吴”的客观情境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而最终,甘宁百骑劫营也确实让曹操察觉到,吴有可战之众,江南不可卒拔,于是携胜退军。

    当其时,吴军极其虚弱,魏军因那场仿佛天意一般的暴风而轻松取得一胜后,士气正是最盛之时,完全可以乘胜作战。

    之所以退军,就是天降暴风,助曹破吴,曹操见好就收。

    回到邺城后,直接以此胜为基础受汉九锡,称公建国。

    眼下,魏军同样以百骑劫营。

    徐盛有种预感:凌晨来袭营的百余魏骑,同样是曹魏示敌以强的不得已而为之。

    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昨日哨探们探到的据关守险的贾逵万余大军,及深谷密林中的曹魏伏兵,恐怕全都是虚张声势的幌子。

    曹休、贾逵可能已经趁机远走。

    果不其然。

    待徐盛率众追至贾逵豫州军先前盘踞的险关要隘时,彼处已彻底没了魏军的踪影,唯余风声树影。

    一场在关隘山谷间焚起的大火,阻断了吴军步骑北进的道路。

    汉水河道最为狭窄,水流最为湍急之处,需要纤夫在岸边拉船,水师才能继续北上。

    而眼下,这一段水道,已经被纵横交错的沉船、大木、芦苇、乱竹等等杂物阻塞,没有一两日,根本不可能将此处水道清理出来。

    当年关羽与鲁肃湘水对峙,便用了同样的塞水之策,那段无名的水道如今已得到了一个唤作“关羽濑”的名字。

    “可恶!”徐盛望北大怒。

    怒气稍消,又招来亲卫,一边命人在附近寻找可供行军的道路,一边命人清理此间水道。

    没多久,又有哨探回禀。

    先前探到的魏军埋伏之地,眼下除了大大小小数百面旗帜及一些魏军留下的杂物秽物外,别无他物。

    徐盛闻听此言,愈发咬牙切齿。

    日中之时,丁奉紧赶慢赶,终于率殿后部曲六七千人赶到。

    “千算万算,想不到竟然还是中了贾逵疑兵之策,让曹休那厮侥幸逃脱!”徐盛叱骂道。

    曹休虽然兵败,但是却没有如凡庸之将一般直接弃军而走,而是身先士卒,奋勇血战,带领魏军杀出一条血路,小范围地稳住了军心。

    之后又亲自领精锐殿后,这才使得大吴衔尾追杀一直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

    也正因为曹休作为曹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