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麻沸散,紫微星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34章 麻沸散,紫微星 (第1/3页)

    汉津。

    吴营。

    飞云楼船最高层。

    孙权收到前线军报,得知曹休、贾逵已罢兵北还。

    陆逊已成功救下徐盛、丁奉二将,全身而退。

    花了一刻钟时间,孙权才终于把这两则军报消化。

    眸中遗憾、惆怅、庆幸等种种复杂情绪一时俱见。

    极目朝汉水上游远眺,只见落日西下,浮光跃金,孙权手扶船弦,长长一叹。

    事实上,沧浪水得胜之后,他虽执意扩大战果,命陆逊统徐盛、丁奉诸将奋勇直追,不欲赤壁、夷陵“贼首得脱”的旧事再发。

    但这一路数百里追亡逐北,他没有再进行什么“身先士卒”、“吴王殿后”的微操,并未冒进,而是事事小心翼翼,时时提防曹休、贾逵二将卷土重来。

    逍遥津之战、濡须口之战、夏口之战,他三次亲征,三次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意外。

    虽然每一次都成功化险为夷,但也确实每一次都出现了他被曹魏生擒活捉的风险。

    殷鉴不远,历历在目,他又怎么可能一点记性都不长?

    在哨探察觉到了夏侯霸、曹爽、秦朗诸将带来的魏兵在绕路远行,欲绝吴后路之后,孙权就已经与陆逊展开了谋划。

    ——将计就计、引蛇出洞,把曹休、贾逵二将从后方引诱出来,不让他们逃回襄樊。

    倘若计策真能成功,吴国未必不可以一举将曹休、贾逵歼而灭之,纵然不能消灭曹休、贾逵,再吃下至少一两万人马是没问题的。

    于是徐盛统丁奉、贺达诸将校作为前锋,衔尾直追。

    陆逊便统大军在后,针对曹军的“卷土重来”张开了一个口袋,只消徐盛、丁奉诸将成功诱敌轻出、引蛇出洞,便能再与魏军大战一场。

    携胜势而战,又以有备击无备,不论是建策的陆逊,还是最终拍板定计的孙权,都成竹在胸,至少有七八成把握。

    当孙权、陆逊收到前线战报,得知魏军百骑劫营,而徐盛、丁奉二将做出决定,全军深入时,孙权立时便想到了当年他令甘宁百骑劫魏营以恫吓魏军之事,以己度人,于是也认为曹休、贾逵恐怕要遁逃。

    然而陆逊却敏锐嗅出了特别的味道,力劝孙权放弃“引蛇出洞”之策,把后手拿出来,率先击溃夏侯霸、曹爽、秦朗诸将麾下的数千魏兵,紧接着吓退曹魏江夏太守胡质北上之众。

    必使大军无后顾之忧,然后再举军北向,去接应徐盛、丁奉二将,以防万一。

    如此,或许还可继续乘胜追击。

    虽战果不如前计,但却是最为稳妥的上上之策。

    然而,这便要求徐盛、丁奉、贺达诸将能够稳住一时。

    徐盛、丁奉、贺达诸将也都知道他们是诱饵,所以追击的时候,既没有太过激进,也没有过分谨慎,与魏军维持着一个若即若离,看起来比较合理的距离。

    只是,纵是陆逊都没想到,魏军竟使出了一招“撒豆成兵”之策,使得处于中军相对安全位置的徐盛、丁奉二将其所统骑兵直接大乱,导致吴军万余人马直接失去了指挥中枢,没了主心骨。

    倘若不是徐盛当机立断,斩马止乱,又皆身先士卒血战,徐盛、丁奉二将能不能撑到陆逊统援军赶至,当真是未可知之数了。

    在那种情况下,徐盛、丁奉、何麾下万余大军,几乎要被魏军伏兵从中截断,切成数股。

    一旦如此,那么失去了指挥中枢的万余吴军将士,几乎只有任魏军宰割一途。

    唯有最南段,那几千追得最慢的步卒,可能还有侥幸得脱的机会。

    至于徐盛、丁奉诸将,或许真就要被斩将搴旗,实可谓凶险之至。

    不知过了多久,星月见于中天。

    孙权又收到前线消息,陆逊已统大军后撤十余里,于汉水之畔安营扎寨,魏军同样后撤十余里。

    两军已相去三四十里,这是一个安全距离,除非再来一次百骑劫营制造营啸,否则今夜基本不会再爆发任何战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