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落脚陕北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二十一章:落脚陕北 (第1/3页)

    千百万年风沙吹,亘古堆积。

    沟壑纵横,荆棘豆蔻。

    锣鼓秧歌扭,粗狂沙哑的秦腔在黄土高原上荡气回肠。

    凤鸣支离破碎的桑水。

    流入九曲蜿蜒的黄河。

    这就是陕北。

    栖身之所,落脚之地,中国红军决定在此生根发芽。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终于在甘肃会宁大会师,此时红四方面军约4.2万人,红二方面军约1.4万人,中央红军(包括红一方面军,陕甘红军,红十五军团)约3万人。

    数月后,三大主力齐聚陕北,中国苏维埃工农政权得以保存,红军各自单打独斗的局面结束。

    中国苏维埃政治领袖和红军著名将领们全都齐聚陕北,力量凝结,准备共同抗日。

    即便是暂时落脚陕北,国破家亡抗日在急,国民党老蒋还是不打算放过红军。

    蒋继续游说四方军阀围剿封锁陕北红军:北部的晋军阎锡山;西部的甘肃宁夏马家军马鸿奎;东部的东北军张学良;南部的西北军杨虎城。

    此时三大主力汇聚的陕北红军也今非昔比,身经百战,名将云集,长征结束后的疲惫战士们也得到短暂休息,恢复体力。

    红军四面受敌,特别是西北方向,那里有三十万军队,其中包括张学良的二十万东北军、杨虎城的五万十七路军以及马步芳的三万马家军。

    但红军官兵们淡定自如,兄弟部队精兵强将都在一起,人多力量大,不惧任何敌军进攻打仗。

    在贫瘠的黄土高原扎根,人多就暴露出一个大问题:粮草不足。

    陕北这地方不太富裕,交通闭塞,粮食产量较低,经常刮风沙,庄稼成活率低,当地老百姓自己都吃不饱。

    现在又突然涌入大量红军人口,物资供应压力就更大了。加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使得红军连过冬的棉衣棉被都短缺,盐巴食用油的供应也紧张。

    为应对人多粮少局面,陕北红军只能采取自力更生的措施,边练兵边生产,以南泥湾为榜样。

    陕西省东北军的掌门人是张学良,他的部队原本在东北三省驻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挑起战端,奉行老蒋不抵抗命令的张学良带领部队逃到关内,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

    丢失老家东北让张少帅背上一个千古骂名,

    张的东北部队进入关内陕西省,进入西北军杨虎城的防区内,非常尴尬。

    南方的红军到达陕北后,张执行老蒋的命令,要围剿红军,但是跟红军打仗,东北军经常损兵折将,出现战损,也无法就地补充兵源,一是本地西北军杨不答应,二是国民党老蒋也不支持,明显是要限制东北军的发展。

    1935年11月冬季,初来陕北的红军与陕西张学良的东北军开始在直罗镇较量,老蒋在这时命令西北剿红总司令晏道刚向陕北红军进攻。

    为了增强晏道刚的力量,老蒋命令张学良的东北军也服从他的调遣。

    直罗镇战役打响。

    国民党军总司令晏道刚命令东北军的5个师,分东西两路,合击红军。西路是董英斌的57军,共有4个师的兵力顺着葫芦河向东进军,东路是王以哲的67军的一个师,企图从东向西进攻。晏道刚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东西夹击,把红军消灭在葫芦河和洛河之间的狭长山谷地带。

    红军领导人很快就觉察到敌人的战略意图,根据敌情,制定了在直罗镇歼灭敌人一到两个师,然后根据情况扩大战果的作战方针。

    陕北红军司令部做出具体部署:首先放敌人进入直罗镇,然后围而歼之,之后,采取侧击战术,歼灭附近的敌人,之后再歼灭敌人的后续梯队。为了确保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司令部要求包围甘泉的部队继续围困甘泉之敌,另派一个团的部队放在西部,防止敌人从西部增援。

    直罗镇是一个大的集镇,地处葫芦河的中间,是连接甘肃和陕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节点。直罗镇三面环山,北面是河,它实际上处在峡谷之中,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东北军将领董英斌的四个师首先进入太平镇,但是进驻太平镇以后,他却不敢冒进,而是在太平停了下来,并且一停就是半个多月。陕北红军的目的是在直罗镇打一场歼灭战,而董英斌却不受红军引诱调动,怎么办?

    于是红军先对甘泉之敌发动攻击,以此来调动董英斌的57军。董英斌就召集各师师长开会,会上通报了红军的情况。东北军第109师师长牛元峰沉不住气了,他提出带领自己的部队从直罗镇抄近路攻击红军,跟67军会师。

    牛元峰是张学良跟前的红人,比董英斌还吃香,董英斌当然没有反对他的理由,但董英斌为了慎重起见,给牛元峰加派了一个团的兵力,并告诫牛元峰,直罗镇地处红军腹地,一定要特别小心,不可轻敌,占领直罗镇之后,牛元峰要回来向董英斌报告。

    11月20日,牛元峰指挥109师向直罗镇开进,董英斌还派出了6架飞机担任空中支援。109师虽然也遇到红军的抵抗,但是两军交火不久,红军就被打得溃不成军。这是红军的诱敌之策,牛元峰还以为自己的东北军部队真的能打。

    牛元峰不费力气就拿下了直罗镇,他又派出两个团占领南北两山的制高点,其余部队驻扎在镇内。牛派人向董英斌报告说已经顺利占领了直罗镇。之后109师全军上下大吃大喝,他还放纵手下强夺百姓的粮食和财物。到了晚上,官兵都吃喝抢掠累了,放心地睡起大觉来。

    请君入瓮。

    敌人已经入翁,红军开始按照原计划实施歼灭战。

    红军领导把指挥部设在了东面山坡上。彭德怀和徐海东指挥十五兵团,他们把指挥所设在南面的山坡上,而林彪和聂荣臻则指挥第一兵团,他们的指挥点互成三角形。

    参与指挥这次战斗的除了彭、林、聂三位红军名将外,还有罗荣桓和叶剑英。另外除了徐海东以外,还有陈赓、张云逸、肖劲光、罗瑞卿和黄克诚等诸多悍将。

    1935年11月20日晚,主要领导下达总攻命令,第一军团从北面发起攻势,而十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