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落脚陕北

    第二十一章:落脚陕北 (第3/3页)

    凌晨四时,东北军内线部队卫队第1营一个连迅速解除驻守华清池外院禹王庙国民党宪兵武装,又与东北军卫队第二营先头部队冲入第二道门,与守卫内院的蒋贴身警卫队三十余人发生激烈枪战。蒋贴身警卫队寡不敌众,全部枪杀。卧室听到枪声的蒋仓皇逃走,躲进后山。

    千万不能让蒋逃出西安,不然会被蒋株连九族。兵谏总指挥张学良下令搜山,蒋在一间避雨亭内被东北军士兵发现,蒋被送到西安城内新城大楼严密监视。

    临潼华清池枪声响起后,西安城内的西北军各部队也按原计划开始行动,西北军特勤营包围城内西京招待所,将陈诚、蒋鼎文、朱绍良、卫立煌等国民党高官拘留控制。

    西北军警备第二旅和教导营迅速解除国民党驻西安军警武装,又占领西安机场。

    当天中午,西安城内的军事行动全部结束,南京国民党元首蒋介石被监禁控制。

    当天上午,张和杨就随之全国通电,要求停止内战,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经过中国多方反复权衡讨论,最终达成放蒋。

    在全中国停止内讧一致对外抗日的群众呼吁下,蒋公开答应兑现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离开西安。

    回到南京的蒋兑现承诺,废除国民党政府一切剿灭红军的法律条文和军事机构。

    这意味着全中国的苏维埃政权暂时合法化,红军可以光明正大在国统区自由交通往来,贸易、读书、征兵、治病、通信、探亲、采购军火。

    也意味全中国各地山区隐蔽游击的零散红军可以公开身份走上大街小巷,全国青年也能自由坐车来到革命圣地陕北延安。

    十年飘泊辗转的红军终于拥有合法地位,终于能在陕北安安稳稳睡个好觉。

    西安事变后,陕北红军的艰难处境从法理上得到根本改变,不再被经济封锁,不再被军事围剿,不再被污蔑称为匪,不再新的长征。

    一碗饭大喜过望,他恢复自由了,可以光明正大坐车回到牛角镇去探亲,回去结婚生子,甚至回去建议姑丈刘悟透把淬火兵工厂的军火卖给陕北的八路军。

    中国苏维埃中央政权正式定都陕北延安,抓紧这千载难逢的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休养生息,厚积薄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中国团结一致抗日正式开始。

    1937年8月,蒋终于同意中国境内所有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为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

    1937年8月22日,八路军任命正式全国发表。8月25日,陕北延安正式发布关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声明

    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

    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

    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政治部副主任:***。

    下辖三个师。

    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班底为江西南部起家的红1方面军。

    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班底为湖南湘西起家的红2方面军。

    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班底为湖北黄麻起义的红4方面军。

    中国红军的番号正式取消,该称中国八路军,三个师,每个师1.5万人,总兵力4.6万人,八路军总指挥部设在陕北延安。

    红1军团的通讯兵一碗饭自然成为115师的通讯兵,他被林师长任命为344旅的通讯班长。

    身为115师师长的林彪,在编制表上看到麾下344旅旅长竟然是由‘徐老虎’徐海东时,他有点犯难,他不敢命令指挥赫赫有名的‘徐老虎’。

    徐海东是湖北大悟县新城镇人,出身寒苦家庭,少年做过砖瓦窑工,1927年,参加了湖北的黄麻起义,个人组织能力极强。从1932年5月起,徐海东在短短7个月,先后在红四军、红九军、红二十七军担任过师长。

    并在1933年2月,升任红二十五军副军长,1934年,出任二十五军军长。在历次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打得军阀闻风丧胆,多次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那里最危险,雷厉风行的他就打那里,因而博得‘徐老虎’的佳名。

    徐海东带领二十五军仅3000余人,孤军辗转打遍鄂豫陕,鲜有败仗,而且经营有方,从不缺钱,二十五军随军物质总是很富裕,成为各路红军中罕见既能独当一面打胜仗又衣食无忧的部队。

    1935年,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在延川与陕甘红军会师,,成为第一支抵达陕北的红军部队。此后,陕北的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合并改编成为红十五军团,民主推选声名最显赫的徐海东出任红十五军军团长,指挥近二万人的队伍。

    红军时代,林是红一军团长,徐海东是红十五军团长,二人职位旗鼓相当,名气上也不分上下,‘徐老虎’的孤军独当一面名声甚至更出彩。

    中国民间俗话里有‘王不见王’‘一山不容二虎’,115师林师长担忧麾下344旅旅长个性强势,习惯独当一面,不爱听从命令。

    八路军总部打消了林师长的顾虑,让他相信徐海东是一位为革命大局而舍小我的忠诚党员,听从上级指挥。

    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一碗饭成为八路军115师344旅的通讯兵班长。

    一碗饭八年没回家,他是湖北巴东县牛角镇人,徐海东是湖北大悟县新城镇人,一碗饭向徐旅长请假:“我八年没回家,非常思念母亲,想请半个月的假,回湖北巴东县牛角镇探亲,请旅长批准!”

    徐海东旅长爽快答一字:“准!”

    一碗饭感觉请假批准太快,就顾虑问:“旅长,你不担心我回家探亲后,不再回延安?”

    徐海东知道通讯兵班长一碗饭是从南昌起义时就开始跟随朱老总闹革命,八年颠沛流离忍饥挨饿从未离开朱老总。

    徐旅长又简单四个字:“我相信你!”,并给了一碗饭十五块大洋作路费盘缠。

    不再啰嗦的一碗饭沉默鞠躬感谢,转身离开,他踏上回家的路。

    回到梦里千万次呼唤的牛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