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不怕走错,只怕不走

    第六百三十六章 不怕走错,只怕不走 (第3/3页)

    “现有的设备全都要淘汰,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外汇……”

    “外汇不行,你自己说下的大话,自己想办法解决。”

    呃……

    李天明早就猜到了会这样。

    “国家外汇储备底子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你和那位海立格先生谈得生意,自己善后吧!”

    连这个都知道了?

    “那我需要海城市的商贸局协助。”

    王作先看向了卢源。

    “可以!还有呢?”

    “大柳镇能拿到未来电冰箱厂多少股权?”

    “你想要多少?”

    李天明犹豫了片刻,道:“不低于百分之……五十一!”

    报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李天明已经做好了讨价还价的准备。

    毕竟国有控股是一道红线,跨过去,谁知道会踩到多大的雷。

    王作先也陷入了沉思:“关于这个问题,你去和海城市委的同志们谈,既然是合作,那就要讲究一个公平,国家不能吃亏,集体也不能吃亏,老杜,这小子已经做好准备要和你谈判了,你也得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可千万别让这小子占了便宜。”

    杜树平笑道:“正好我也想试试天明同志究竟有多深的道行。”

    王作先昨天已经和他通过气了,他知道这是上面那位大领导的决定。

    既然要搞经济改革,每条路都要试一试,集体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至于你刚才说的决策权和经营权,我可以做主放权给你,现在能说说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电冰箱厂救活了吧!”

    电冰箱厂虽然是楚明玉力主推进的项目,但投产却是在王作先复出之后,真要是维持不下去,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他同样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李天明想了想:“国外的设备投入生产以后,最多半年!”

    他可不是胡吹大气,之所以定在半年也是有底气的。

    而他的这份底气,正是来源于吴月华。

    “好,就以半年为期,到时候,我要看你的工作成绩,做得好,有奖励,做不好,可是要受罚的!”

    呃?

    这语气听着咋感觉有点儿熟悉,要是换成四川口音的话……

    那可就更形象了。

    “同志们,我们再去村里转一转,看看李家台子的群众对于现在的生活,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这还需要看吗?

    在村口虽然没办法将全村收入眼底,但是那笔直的道路,整齐的砖瓦房,还有道路两旁栽种的树木,无论哪一处都在彰显着李家台子的与众不同。

    有的人忍不住在想,如果全国所有的农村都能像李家台子一样,革命事业才算是真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