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赛车与风的抗争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209 赛车与风的抗争 (第1/3页)

    面对陈向北的询问,这一次特鲁利没有直接回答,脸上流露出犹豫的神情。

    曾经他“慷慨无私”愿意共享调校数据,以及提供自己第一视角的车载录像。

    在于特鲁利有着前辈跟老将的骄傲,出手指导一下新人菜鸟没什么,特别抛开布里亚托利的因素存在,这个中国新人的勤奋努力很对他胃口。

    但现在情况有些不同了。

    陈向北成为了可以战胜自己的对手!

    告知对手赛道特性,毫无疑问将增加自己获胜的难度。

    见到特鲁利脸上犹豫神情,陈向北能理解对方的心态,礼貌笑了笑就打算继续朝前走赛道。

    就在陈向北走出大概五米的样子,特鲁利开口说道:“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难度不在于弯道,更多在于外界条件的变化。”

    听到特鲁利这句话,陈向北停下脚步。

    “哪些外界条件变化?”

    “风、雨、温度!”

    特鲁利非常简洁的说出三个词,做到这一步他觉得自己还了陈向北公平竞争的人情。

    至于对方能不能参透,就是中国小子自己的问题。

    说罢,特鲁利就径直转身离去。

    【风,雨,温度?】

    陈向北嘴中默念着这三个单词,他并非对于阿尔伯特公园赛道完全没有了解,只是很多东西需要凭借经验去解决。

    温度很容易理解,南半球正处于春夏交际,阿尔伯特公园赛道有着跟巴林萨基尔赛道一样的高温条件,特别是对于轮胎跟刹车系统压力巨大。

    上一站陈向北依靠三停战术,再加上自己的保胎能力,轮胎颗粒化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压力更多集中于制动系统方面。

    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由于它“半街道”的特性,超车相比较巴林赛道要更困难一些,意味着多停战术不会成为主流,车队更多选择一停或者二停。

    这样对于车手的保胎,以及节奏把控要求更高!

    “雨”这一点陈向北看过赛道历年气象资料,知道墨尔本春夏季节气候不稳定,经常会出现突如其来的降雨打乱比赛进程,使得半雨胎跟全雨胎成为比赛胜负手。

    雨战是决定一名F1车手有没有争冠能力的标准,马萨、博塔斯等人注定成为二号车手,就在于他们“旱鸭子”短板太过于明显。

    陈向北到目前为止,只有在铃鹿赛道接受学院测试的时候,跑过一场雨战。

    除开泽野弘树跟水谷翔这群早期成员,外界没人谁知道陈向北的雨战能力,特鲁利就更不可能清楚。

    他说出这个词,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提醒。

    至于“风”,概念相较而言就虚幻许多。

    但其实F1赛车的宿命,就是与“风”的抗争!

    对于F1赛车而言,能开多快并不完全取决于马力多少,抓地力跟稳定性才代表着赛车的速度极限,这些东西都是要靠空气套件引导“风”来决定。

    阿尔伯特公园环绕湖面建造,风景优美宜人的同时还带来了湖风。

    炎热环境下凉风吹拂人会感到很舒适,但突然产生的横向侧风对于赛车的操控可能就是“致命”。

    同样的弯道,同样的驾驶方式,同样的方向盘角度,有风跟没风会对赛车行驶路线造成偏移。

    这个偏移幅度不是很大,可能只有区区一两厘米的样子,除了车手本人之外,几乎外界察觉不出来有任何变化。

    可对于挑战操控极限的F1赛车而言,一两厘米就会决定弯道能否顺利通过!

    轻则刮碰护栏,重则失控打滑上墙。

    并且相比较温度跟雨,这种至少还在可控范围之内的变化来说,风的速度完全不可预计。

    上一秒没有,谁也不敢保证下一秒会不会有。

    抵抗风很多时候不单单看车技,更多考验车手的感知跟经验。

    并且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高横向负荷,也是由各种“风”引发,对赛车稳定性调教要求很高。

    特鲁利只是简单说几个单词,一方面在于他跟陈向北处于竞争关系,很多东西不想细说。

    另外一方面在于,这种东西也没办法细说。

    能不能解决问题,全凭车手自己的悟性。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陈向北没有再继续走赛道,转而返回了下榻酒店。

    第一时间找奥德托要了历年阿尔伯特公园赛道气象资料,同时还把观看比赛录像的重点,从车手走线上面转移到侧向滑动的处理。

    很多东西确实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处理,不过同样有方法去学习!

    周四走赛道陈向北没有前往,依旧留在酒店里面钻研资料。

    见到这反常的一幕,布里亚托利带着不解开口问道:“奥德托,北怎么了?”

    花布属于那种严格把管理跟技术区分开的人,哪怕他很强势期望掌控一切,却不会在车技方面去指手画脚,全部都是交给奥德托为首的比赛工程师团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