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沛公今何在?

    第13章:沛公今何在? (第3/3页)

沛国经营数代,根基本就远非别处可比。如今又有了陈珪相助,舒邵想要守土不失确非易事!”

    在随口点评了几句之后,魏哲很快便问询道:

    “曹军如今在沛国的主事者是谁?”

    “程昱!”糜竺闻言立刻汇报道:“此人在梁国设计射杀了袁术部将戚寄、秦翊之后,后便率部入驻沛国,替曹操坚守后路。”

    魏哲闻言顿时忍不住眉头一皱。

    “程昱?”

    要是这位的话,那么作为攻城一方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这位守城的时候是真的能做到什么都吃,绝对不会有断粮之虞。

    念及此处,魏哲一边下令安营扎寨,一边想着该如何对付程昱。

    与此同时,坐镇彭城的张昭则与下邳国间信件来往不断,让本就混乱的下邳局势变得越发暗流涌动起来。

    ……

    下邳国,淮阴县。

    水巷如脉,舟楫织网。

    斜风细雨之中,只见一座庄园在清秀的山水间若隐若现。

    曲廊引月,漏窗裁竹,仿若作一幅天然水墨画一般。

    然而步衢却没有理会这般诗意景象,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便见他一跃而下,压根没有多看门前仆役一眼,便步履匆匆的朝着庄园内行去。

    也不知穿过几道门廊,直到绕过一块硕大的巨石假山之后,他方才气喘吁吁地停下,而此处便是他兄长往日读书的所在——“子规园”。

    步骘往日无论是游宴讲经,还是文会雅集,一般都会选择在此处举办。

    因此之故,“子规园”的名声在淮阴算得上是人尽皆知。

    毕竟淮阴步氏一族论起底蕴可是要比淮浦陈氏强多了。

    下邳陈氏发家不过四代,其祖不过一介寒素,压根没什么谱系可言。

    但淮阴步氏一族却是谱系清晰,甚至可上溯八百年。

    其祖本为西周时期的晋国大夫杨食,因其采邑在步地,遂以步为氏。

    随后步氏就这样钟鸣鼎食了百余年,直到春秋末年又出了一个步叔乘。

    此人天生聪颖,十分崇拜儒家学说,故此不远千里拜在孔子门下,成为孔门七十二弟子之一,而淮阴步氏便是他这一脉的后人。

    后经战国乱世,步叔乘的后人迁居淮阴,侥幸得以跟随汉高祖立国。

    前汉初年,在韩信死后步氏更是受封亭侯,食淮阴一亭之地。

    淮阴步氏由此才成为淮阴大族,几经浮沉延续至今。

    或许正是因为传承太久了,如今淮阴步氏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之中。

    三代,他们已经足足三代人没有做官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以往步骘才会屡屡举行文会雅集,试图邀名养望。

    只可惜名士谁都想当,不是有几个臭钱就行的,还需要一定运气。

    而现在,步衢带来的正是这份运气!

    只见他满头大汗的找到正在亭间看书的兄长激动道:

    “兄长,咱们的机会来了!”

    说罢他便将一卷告示塞进步骘的怀中,而后一屁股坐在榻上提起壶中的浆水就往口中灌去。

    见自家弟弟如此失态,步衢这下还真有些好奇了,当即好奇的打开手中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