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连锁反应【4K】
第31章:连锁反应【4K】 (第2/3页)
个当做封号,魏哲担心传递出错误的信号,让天下人误会。
一番挑挑拣拣之后,魏哲看着纸面上残留的“魏”字终于缓缓点了点头。
排除了所有不合适的,那么剩下来这个纵然再不合适也是最好的选择了。
不过国号与皇帝姓氏相同,这回还真是家国一体了。
恐怕后世盘点前朝的时候,少不得要把他家单独拎出来说说。
不过话又说回来,像这样的例子华夏古代也不是没有。
南北朝时期的陈朝,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皇帝姓氏和国号相同的正统王朝。
陈霸先以姓封王,然后以姓立国,这才有了南朝陈的存在。
……
十日后,政事堂。
由于这段时间的辩论,各方早就吵得不可开交。
在外的郡守、将军闻言之后也纷纷上书表示自己的态度。
一句话:甭管封号是什么,他们都一概赞成。
甚至随着争论的升级,邺城各方也卷入到这场大议之中。
关于魏哲的封号也逐渐成为冀州各地的舆论焦点。
不过让魏哲欣慰的是,民间大多只是在争论封号,倒是无人表示反对。
至少明面上没有什么名士、儒生敢在这种事情上指指点点。
换个角度来看,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民义基础呢!
然而最终的争论的结果让很多人都出乎预料。
被外界广泛看好的“齐公国”“燕公国”竟然落选,反而是“魏公国”中标。
那日在政事堂中,魏哲在一众文武将校的推举下就这样进位“魏公”!
当消息传开之后邺城百姓自然是喜不自禁。
作为魏郡的治所,他们想当然的便认为这是魏公对他们的青睐。
然而在有心人眼中,却品出了魏哲背后的深意。
毕竟魏国之魏,不仅仅是魏郡之魏,更是魏姓之魏!
魏哲以自家姓氏为封号,显然是想要摒弃狭义的地域象征,持正守中,不偏颇任何一方。青州人也好,河北人也好,俱都一视同仁!
一些辽东元从失落之余也暗自警醒,往日嚣张的做派亦开始变得收敛。
然而当此事传到各路诸侯的耳朵中时,他们品出的就是另一个信息了。
……
襄阳,州牧府。
“士民推举,进位魏公?”
当刘表得知邺城的变故之后,顿时一脸惊愕。
他们这些外人才不在乎“封号”是什么,他们在意是魏哲这个举动!
刘表哆哆嗦嗦了半天之后,终于憋出一句话:
“他…他怎敢……如此大胆?”
主簿蒯良闻言亦是摇头连连,满脸感慨,显然也没想到会发生此事。
然而刘表的小舅子蔡瑁闻言却忽然反问道:“为何不敢?”
闻听此言,刘表顿时愣住了。
蔡瑁见状也不卖关子,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当年袁绍根基未稳尚且敢自领冀州牧、以大将军自居,魏氏如今势力远胜于他,难道连这点胆量都没有嘛?”
“依我看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眼下还不如想想该如何对待魏氏!”
此刻刘表也终于缓过气来,不由长叹一声道:
“话虽如此,然魏公威怎能如此无君无父?先帝可待他不薄呀!”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无一例外都从邺城的政治举动中看出了魏哲的态度。
他不可能不清楚此举背后的政治含义,但他依旧选择这么做了。
这说明他不是、也不准备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汉室忠臣。
蒯良之弟蒯越此刻也终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见刘表如此感慨,他想了想忍不住说了句大实话:
“汉室并非没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忠臣。”
“然有前朝霍光之事在前,如今魏公威恐怕不敢再力挽狂澜!”
“须知他如今的功业,可是要比霍光还要厉害几分!”
甭管霍光是为什么被抄家灭门的,霍家的下场都明晃晃摆在眼前。
如果霍光的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