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烂泥扶不上墙【4K】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32章:烂泥扶不上墙【4K】 (第1/3页)话说袁术这次之所以悍然在寿春称帝,其实不完全是为一己私欲。
他之所以自称仲家天子,也是一种政治手段。
毕竟有眼光的人终究只是少数,绝大部分都只能看到眼前一亩三分地。
比如袁术麾下,在他大封群臣、封赏全军之后就士气大振。
放眼望去,俱是军侯升司马、司马升校尉,校尉变将军。
至于原来的袁军大将,这回也是个个“飞黄腾达”。
比如纪灵便受封“大将军”;张勋升任“车骑将军”;桥蕤则封“后将军”兼九江太守;李丰、乐就、梁纲等人则分任前、左、右将军。刘勋亦授“征南将军”,负责攻略江东之地。
这些武夫可不管这是哪家天子的圣旨,只要能升官发财他们就高兴。
军心、士气上去了,战斗力自然也就能上去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袁术称帝确实能凝聚人心、增强战力。
不过这支兴奋剂也是有时间效力的,短期尚可维持,时间一久就难说了。
故此在称帝之后次日,袁术便兴师动众的开始南征。
对于尚且还没有臣服的扬州诸郡,一边高官厚禄的招降,一边大军威胁。
这个操作看起来貌似也没什么问题。
一手官帽子,一手枪杆子,别提多好用。
当年光武帝刘秀称帝之后便是靠这招一箭不发而下数十城。
但问题在于袁术不是光武帝,他这个仲氏天子的官位没什么诱惑力。
除了他麾下的文武认之外,扬州各郡压根就没有当一回事儿。
袁术的圣旨出了九江郡,也就是在丹阳郡有点作用。
不对,在扬州其他地方倒也能起作用,不过是副作用!
比如庐江太守陆康在收到了袁术的圣旨之后,二话没说便斩了使者悬首示众。
消息传回寿春之后,当即令尚且沉浸在称帝喜悦中的袁术暴怒。
打人不打脸,这么不给面子还了得?
盛怒之下的袁术当即大军齐发,直接下令汝南、九江、丹阳三郡夹攻庐江。
至于他这个仲家天子更是御驾亲征。
当然,说是这么说的,实际上袁术这个好逸恶劳贵公子怎么会上前线呢。
他所谓的御驾亲征不过是坐镇合肥一线,指挥九江方面的大军攻打六安罢了。
至于檄文之中更是号称已经准备率领十万兵马,马踏庐江,征讨叛逆。
不过饶是如此,这份压力对于庐江郡来说也是不小了。
消息一经传出,扬州其他郡县还真有点被吓住了。
其实扬州拢共也就只有六郡,
其中丹阳郡本为袁绍附庸,后被吴景率领孙策余部所占,算半独立。九江太守刘邈则与扬州刺史陈温一道被袁术所杀。
其他的,如豫章太守周术、吴郡太守盛宪、庐江太守陆康、会稽太守羊衜(dào)则都是先帝时期的老人。
而在这六郡之中,就要数会稽郡和豫章郡的面积最大。
豫章郡相当于后世的江西省全省,而会稽郡则包括后世的浙江全省、福建全省、以及小半个江苏省。
也正是有这两个大郡,才让扬州成为大汉十三州中面积最大的州!
所以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庐江郡与吴郡本就属于袁术最先攻击的对象。
其中尤属庐江郡的处境最为危险,西有汝南郡,北有九江郡,东有丹阳郡,几乎被袁军三面包围,早被被袁术视为囊中之物。
若非如此,袁术这回也不会御驾亲征。
他就是笃定了可以夺取庐江郡,这才准备顺手摘取这份战功,给扬州各郡一个下马威,好顺利招抚其他扬州郡县。
只可惜他好死不死,偏偏遇到了庐江太守陆康!
要知道这位可是让孙策苦苦鏖战两年,最终围城数重才攻破舒县。
即便如此,城破后不足一月,年近七十的陆康也悲愤病逝;陆氏宗族因战乱饥困也“死者将半”。
干脆这次面对袁术的大兵压境,陆康压根没有求饶之意。
甚至由于陆康治庐江日久,深得士民拥戴,百姓竟自发组成民兵协防。
与此同时,也陆康采纳长子陆儁的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