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奔月号发射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79章 奔月号发射 (第1/3页)

    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是苏俄的1961年4月12日,而加加林一直到4月9日才获悉此消息,苏俄航天局在他和盖尔曼·季托夫中选择了他。

    人类第一次登月是在1969年7月20日,而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则是在1969年的春末得知的这个消息,提前了数十天。

    华国第一次航天是在2003年10月15日,而杨利伟在前一天的晚上才知道自己被选定为首发航天员,晚上8点钟睡着凌晨2点被医生叫醒,然后吃了点面条和饺子,把工作程序看了一遍,在5点20分出发。

    不同宇航员得知自己执行任务的时间点不一样。

    这个时间和很多东西有关。

    苏俄和华国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头一回,所以希望宇航员想的越少越好,避免太早知道胡思乱想影响状态。

    华国做的更绝一点,只给了几个小时的反应时间,苏俄给的时稍微多那么一点点。

    而阿美利肯则因为之前大家都执行过非常多太空任务,都是老手了,所以给他们准备的时间会长一些。

    钱飞和赵建国,则是在离火箭发射还有一周的时候得知自己要执行任务。

    按照奥尔德林电话里和林燃的说法是:“他们到最后要带我上月球,我已经老的动都动不了了,他们要承担当年比我、尼尔和柯林斯更多的任务。

    如果连提前一周知道都会出问题,那不如尽早换人。”

    (2015年在耶路撒冷举办的国际宇航大会上已经85岁高龄的奥尔德林举办新闻发布会时的场景

    90岁和85岁也没差啦)

    林燃给他们讲话已经是发射前的最后一天。

    第二天就要发射了。

    钱飞心情很是平静。

    因为该胡思乱想的在过去数个月已经想完了。

    要不要加入阿波罗科技,要不要放弃原本丰厚的机长职位。

    在这边兼职,和组织关系都调动过来可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当然从20年开始机长也不好干就是了,先是国内病毒流行没办法往国外飞,国内好不容易控制住,国外又开始病毒大狂欢。

    飞不了国际航班,飞国内航线没几个钱拿,而且这两年国内航班也大幅减少了。

    在这个出去随随便便就有可能要居家十四天的环境下,大家国内也不愿意出行啊。

    即便如此,要放弃机长职位也要下很大决心的。

    万一阿波罗科技是骗局,万一是昙花一现,万一迟迟无法登月,宇航员们派不上用场,阿波罗科技融不到资,财务状况紧张的情况下,那肯定最先把宇航员给裁掉啊。

    一家不用执行航天任务的民营企业,养什么宇航员,钱太多没地方烧吗?

    总之无数个不确定因素,在他做选择的时候,在他面前摆着。

    有人做出的选择是退出是放弃。

    钱飞完全能理解。

    但支撑他走到今天的,不过是想去太空中看一看而已,一个四十五岁成家立业,有过辉煌过去,有过不错职业生涯的飞行老兵,不过就想去对流层之上,还要更上,在宇宙的原子雨中触碰一下尘埃罢了。

    仅此而已。

    “老钱,你能睡着不?”赵建国的声音响起。

    他们走进这间房间就是睡觉的,在凌晨五点的时候,医生会准时敲门进来为他们做最后的体检。

    整个房间里就只有床,别说手机,除了灯之外看不到任何其他的电子设备。

    钱飞抬头望着天花板,回答道:“灯都没熄,怎么睡?”

    赵建国说:“我在脱敏前最后的时候,给我老婆女儿打视频,和他们说,爸爸会是华国第一个踏上太空的民间宇航员。

    当然我们都是第一,不分前后。”

    这属于奥尔德林告诉他们的,别分什么第一不第一的,没意义,老子被这个第一的名头害了这么多年,你们就别整这玩意了,对外的口径就是大家都是第一。

    因为奥尔德林曾经因为自己原本一直被认为会是登月第一人,结果到最后执行任务的时候给阿姆斯特朗捷足先登了。

    这都要成为他的心魔了。

    在月球上都要搞事找存在感。

    奥尔德林在带这批宇航员的时候就反反复复强调这一点。

    毕竟不是谁搞事都能顺利补救的。

    万一再发生类似的事情,然后一起死在月球上。

    “我现在很感慨,在一年前告诉我,我会成为一名宇航员,我说什么都不会信。

    结果短短一年时间,我们就要上太空了。”

    同一个组就剩下5个人,其中钱飞又要和赵建国一起执行任务,他们对对方的条件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钱飞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家里蹲着准备考研、考公、考雅思,总之有什么就考什么,钱飞结婚结的早。

    赵建国女儿还在上初中,在执行任务前,林燃就答应了如果有意外,他会抚养他女儿一直到参加工作。

    这也是让他们安心的一种方法。

    “我们过去都在平流层驰骋,这回终于有机会去卡门线甚至是大气层之外看看世界了!”

    赵建国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钱飞知道这是因为兴奋,而不是因为担心。

    “是啊,我一直以为人和人就算有差别,差别又能大到哪里去呢?

    现在我算是知道了,有的人生来就是要做点不一样的事情,我在听林总的轨道计算课,看着他反反复复讲一些他认为显而易见的东西的时候,我就在想,五十年前,钱老回国之后面对华国基础孱弱的学生们是否也是同样的有耐心。”

    林燃的表现,很容易让华国人联想起为华国航天奠定基础的钱老。

    赵建国表示赞同:“教授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