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一个人的奇迹

    第199章 一个人的奇迹 (第3/3页)

们在乎的是医疗、教育、住房等等各项福利。

    甚至哪怕在那个年代的华盛顿地区,这是整个阿美利肯平均学历最高的地方,关于政府斥巨资登月的民调支持率也没有超过反对率。”

    林燃娓娓道来:“然后NASA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在民间做宣传,在学校开航天讲座,建博物馆,把NASA商标开放,所有企业只要申请就能用等等。”

    在60时空,这些活动都要经过林燃的审批,经费才会拨下去。

    他说起来很有感触。

    “而大量航天发展的衍生应用在大众群体里普及开来。

    像卫星技术深刻影响了现在的天气预报、导航和通信技术,GPS和北斗卫星在现代社会更是不可或缺。

    现在大家平时经常睡的记忆海绵,也是NASA的Ames研究中心开发的,用于改善太空舱的缓冲和安全性,增强宇航员在发射和着陆时的保护。

    例子有很多,包括我们如果真的能建成月球发射塔的话,那么光是这套热管理系统,给国内新能源车用,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车无论温度过高还是温度过低,续航都会打折的问题。

    你看,光是这套技术,对整个新能源车产业,都能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这只是技术的影响,除了技术外,我们会带动就业,带动一整个产业的发展,最少能直接、间接提供数十万个还算不错的岗位。

    它绝不是和普通人无关,恰恰相反,如果商业航天有所发展,和我们每个人都会息息相关。”

    林燃的央视采访播出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我就说秦始皇打钱的骗局有人信,一封信就能拉来三千万,难怪那么多印度佬的电话专门往阿美利肯打,阿美利肯果然人傻钱多速来。”

    “燃神不仅仅是学神,这妥妥魅魔体质,太能忽悠了。”

    “本来就是,据说大学时候燃神垄断了整个申海交大的留学咨询生意,甚至把旁边做这一行的新东方都赶跑了。”

    林燃做留学咨询这件事,因为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很多交大学生都发贴证明了有这件事,然后网友就把它和那几年新东方交大校区关闭联系在一起,说是林燃把新东方给干的没生意。

    实际上是,新东方搬家而已,压根就和林燃无关。

    这也属于是林燃崛起后的交大传说了,林燃把新东方赶跑。

    “要是我们老板有这拉投资能力,我们也不至于天天上班提心吊胆的了。”

    大家讨论的焦点不是林燃关于航天意义的阐述,而是关于怎么样一封信一个电话就拉来了3000万美元的投资。

    这三千万甚至还是奥尔德林倾家荡产的全部身家。

    时间进入到2月中旬之后,华国航天的火箭测试中心,阿波罗科技要进行首次燃烧一号改的静态点火测试。

    目的是验证发动机性能、结构完整性和新增可回收系统的功能。

    在测试中心的控制室里,灯光明亮,屏幕上显示实时数据流。

    林燃坐在最前方:“各组报告状态。”

    推进组:“发动机系统正常。”

    燃料组:“加油完成,燃料舱100%满。”

    结构组:“着陆腿和格栅鳍已准备好部署测试。”

    林燃吩咐道:“好,我们进行静态点火测试。

    这是我们第一次测试可回收系统,一切都要万无一失。”

    播报员:“T减10,9,8”

    在T零时,7台YF-102发动机点火,火焰喷射,震耳欲聋。

    林燃紧盯屏幕:“发动机压力正常,推力水平在预期范围内。”

    警报声突然响起。

    技术员紧张道:“教授,4号发动机有波动。”

    林燃皱眉,保持冷静:“密切监控。如果超出限值,我们可能需要中止。”

    波动稳定。

    技术员松了口气:“恢复正常。”

    林燃:“继续,启动着陆腿部署序列。”

    屏幕显示着陆腿缓缓伸出并锁定。

    林燃:“着陆腿部署成功。现在测试格栅鳍。”

    格栅鳍调整角度,模拟下降控制。

    林燃:“格栅鳍响应良好,结束测试,关闭发动机。”

    发动机关闭,会议室响起掌声。

    林燃:“干得好,这次静态点火测试很成功,现在分析数据,确保没有意外。”

    整个点火测试过程,测试参数7台YF-102发动机全功率点火,持续130秒,验证推力稳定性和着陆腿/格栅鳍部署。

    数据收集包括了发动机压力、温度、振动数据,着陆腿锁定力以及格栅鳍响应时间。

    格栅鳍是一种特殊的空气动力学控制器件,用于在火箭返回大气层时提供方向控制和稳定性,最早出现在苏俄50年代研发的弹道导弹上,后来被SpaceX用于可回收火箭。

    它们在高速降落过程中帮助火箭调整轨迹和姿态,确保精确着陆。

    格栅鳍由一系列交叉的网格状结构组成,当空气流经这些网格时,会产生侧向力,帮助火箭调整方向。

    格栅鳍在超音速和亚音速阶段特别有效。

    在火箭倒飞降落时,也就是以发动机朝上的姿态时,格栅鳍可以像小翅膀一样工作,提供稳定性和控制力。

    格栅鳍在折迭状态时减少空气阻力,适合发射阶段,展开后则提供精确的轨迹调整。

    同时与传统的平面鳍相比,格栅鳍更轻便且更耐热,适合高速返回的环境。

    (格栅鳍特写)

    包括华国企业星际荣耀2019年研发的双曲线1-号火箭,第一级也包括了四个格栅鳍。

    着陆腿主要就是支持火箭在着陆的时候保持一个姿态稳定。

    整个团队显得波澜不惊,放在其他团队,要是静态点火测试成功,肯定得互相拥抱一下。

    阿波罗科技的团队成员们鼓掌都只是礼貌性鼓掌。

    这就是登月给整个团队带来的自信。

    数据收集完毕后,在着手准备燃烧一号改正式发射测试的林燃,怎么也想不到这款火箭,不需要多久,就能在东欧的绞肉场中发挥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