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岁寒时(完)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6章 岁寒时(完) (第1/3页)

    “昨天上午,高警官是这么拜托我的。”

    一月二十二日的下午三点一刻,校园咖啡馆里,我轻呷了一口杯中的饮品,浓郁的香气在舌尖散开。拿铁本不是我的首选,可我最钟爱的焦糖玛奇朵已经没货了。毕竟傍晚这家咖啡馆就会闭店打样,直到来年学生们的寒假结束才会继续营业,所以许多消耗掉的备料也就得不到及时补充。

    换言之,我和对方应该就是此间咖啡馆在今年招待过的最后两位客人了。

    “接下委托后,我很努力的去回想二十号那天发生的一切。经过反复思索后,我真的发现了一处不自然的表象。”

    “当天的方博凯学长,在与我们交流时,不止一次地直呼霍宏杰的本名不是么?这种不敬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大致可以反映为以下几种心理:平等亲近型心理、无意忽视型心理,以及挑战权威型心理。显然,结合霍宏杰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学长当时的心理类型无疑属于后者,是一种反抗的表现与叛逆情绪的表达。”

    “方博凯私下直呼本名的行为,就像是一种小小的‘挑衅’,试图打破老师所代表的权威形象,反映出学生内心的不满和想要挣脱权威束缚的心理。这个说法合情合理,但对于一个处心积虑即将杀死老师的人来说,则未必成立。换位思考一下吧。如果我是凶手,我是绝对不敢在动手前夕对外表现出对死者的恶意的,无他,徒增怀疑而已。因此,方博凯毫不掩饰其恶感的举动,反倒侧面说明他于心无愧。”

    “一旦我们接受了‘方博凯是无辜的’这一设定,再来审视警方的分析,就会发现这其中存在多处无法解释、经不起推敲的环节:首先,警方没有在现场找到凶器,只能据此得出后者被凶手带走的结论,但方博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这时已没有书本供他藏匿凶器了;其次,那个子虚乌有的定时引火装置从何而来?难道它也可以通过书籍夹带进来吗?就算可行,方博凯又为什么要将起火的时间点设置在我们刚走不久之后?火灾紧挨着我们离开后发生,简直像在提醒警方这场大火和我们几人脱不了干系似的。”

    “如此看来,所谓的AI语音诡计也难逃牵强附会之嫌,警方一度怀疑方博凯在和手机录音演双簧,否则他应该上楼与霍宏杰当面道别,这样才合乎礼仪才对。不过我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来解释这一失礼行为——由于多次搬运重物上下楼梯,学长的腰肌劳损骤然加重,导致他不想为了自己并不尊重的导师和无意义的虚礼再上一回二楼了,仅此而已。”

    “由于腰背扭伤这样的病痛很难检查出来,警方便会认为这不过是方博凯的一家之言,目的在于骗来几名目击者,建立对自己有利的第三方供述。但学长本就长得又高又胖,这样大基数的体重,在过度劳动后,本身也很容易患上腰间盘突出等伤病不是么?其次,学长的毕业论文预答辩已顺利通过,也和一家公司签约了三方协议,霍宏杰对他的控制和打压已经失灵失效,他又何苦在这个节骨眼上横生外枝。我想综上所述,方博凯学长的杀人嫌疑应该可以洗清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先前的话题。在案发当天的交谈里,我们之中有没有一个人,从头至尾都没有表现出对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