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封情书(下)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37章 三封情书(下) (第1/3页)

    此前,陈冬文试图在情书的内容上入手,以此甄别写信人的身份,但是他的努力很快就以失败告终。无论是引用辛弃疾的《青玉案》,还是对方自创的那两首现代诗,都很难找出侧面印证其人身份的蛛丝马迹。虽然第三封情书中出现了“自习室”“图书馆”“论文”等诸多校园元素的意象,但这对我们的帮助聊胜于无。

    既然无法根据内容做出准确的判断,那么不妨换一个思路吧。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三封情书的出现,至少可以说明写信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俩的关系或许还不止泛泛之交那么简单。”片刻之后,我一语定下思考方向。

    “不错,我也这么觉得。”陈冬文点头道,“如果只是擦肩而过的一见钟情,对方不可能知道我的工位、自习室的常坐座位,以及我的宿舍门牌号。”

    “除此之外,使用剪报拼字成文的方式也可以窥见端倪。”我补充说道,“如果是陌生人示爱,亲笔信一样可以达到坦露心迹的效果。而写信人却费那么大的功夫炮制出一份拼字信,足可说明对方不想让你辩识出他的字迹。”

    “换言之,对方认定你大概率可以通过字迹,去锁定他的身份。”

    “这我倒是没有想到啊。”陈冬文眼眸一亮,“如此一来,就能缩小范围了。”

    曹熙颖附和道:“对呀,现在能接触到他人字迹的机会不多,写信人很有可能就身处你的核心交际圈里。”

    “其次,根据字符字号和纸张品类,我们可以看出这三封情书上的文字来源于同一家报纸。”我俨然是过了一把充当痕迹学专家的瘾,“从报纸上仔细剪下单个文字,然后在背面涂上胶水,再小心地粘贴到纸上。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好却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致。”

    “而且,这些信件上的文字均采用了较大的字号,我想它们应该是从报纸的新闻标题中精心挑选而来,而非字号偏小的正文部分。写信人显然花费了不少心思,力求每个字块剪裁得大小一致,粘贴在信纸上时也显得格外端正,无论是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还是行与行之间的间隔,都保持着均匀一致。无论是字体还是段落分行,写信人都做到了整齐美观、格式统一。”

    “甚至,就连涂抹胶水这一细节,写信人也几乎做到了无可挑剔。我们看到,三封情书总计击败多个字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