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甲斗武装的攻击方式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06章 甲斗武装的攻击方式 (第1/3页)

    丁仪还没有意识这个问题,能源和资源的概念自从人类开发出可控核聚变与恒星透镜炼钢技术后,便鲜有人提及。

    就普通的需求而言,比如吃穿住行,其中涉及的物质绝大部分在外界能源的介入下,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举一个最直接的例子,人类的食物最终会形成粪便,粪便经过各种化工发酵又会变成巨型自动农场当中的农作物培养液。

    蓝星上各类元素的总量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有各种分子化学键蕴含的能量,

    所以说,在一定的承载范围之内,只要能源不间断供给,物质方面在理论上可以说是循环不断!

    纳米级3D物质打印机更是将这种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切宏观物质拆分到微观都是相同的原子或者分子,再利用这些原子、分子重组为想要的物品,其物质总量并没有变化。

    虽然纳米级3D物质打印机目前还没有这么强大的功能,仍旧依赖于原料供给,也就是被分解的物品需要经过特定程序成为特定打印材料。

    但理论就摆在那里,人类文明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漫游计划,都不需要开发星际铁矿资源,区区四十多亿人,蓝星老母亲大口一张,我全包了!

    从这个现象也可以衍生出一个问题,

    宇宙间的物质总量无论怎么使用,总该保持不变吧?

    就算正反物质湮灭效应可以瓦解正物质原子,那也说明存在一种方式将某种人类尚且未接触的能量或者物质,分解为正物质和反物质。

    总量依旧是不变的。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会产生宇宙资源不够的情况?

    如果能实现物质和能量循环使用,理论上可以满足宇宙级别的承载能力,这个数字绝对非常夸张。

    这大概率涉及到生命哲学问题,

    一颗行星就是一个物质循环利用系统,恒星系也是类似的系统,往上推演还有河系、超星系、星系团等都可以看作是更大型的循环系统,

    生命本身就是循环当中的一个环节,只不过在主观活动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