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吃上水了,吃水不忘献图人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47章 吃上水了,吃水不忘献图人 (第1/3页)

    钱进和李先看着图纸商量。

    这个地方标注的是“东河-柳林次级水脉”,属于一座小富水区核心地域。

    确定好这块小富水区位置后,李先带着技术员反复用水平仪和罗盘校正位置,一丝不苟。

    最终测算了一个多钟头,才选定了井口。

    李先郑重点头,钱进一声令下:“开钻!”

    柴油机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咆哮,带动着钻杆开始旋转,坚硬的合金钻头狠狠地啃向干涸的大地。

    泥浆泵轰鸣着,将调配好的泥浆压入钻孔,润滑钻头,携带岩屑。

    尘土飞扬,机器的轰鸣打破了荒野的死寂。

    社员们说着在这地方打井是白忙活,可没人比他们更期待此地能打出水来。

    性命相关啊!

    于是在陈永康的带领下,生产大队还是组织起了像模像样的后援队。

    青壮劳力帮着卸设备、搬运钻杆、平整场地。

    妇女们则烧开水,把家里舍不得吃的粮食、咸菜送到工地。

    几个半大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用脸盆端着清水,小心翼翼地递给满手油污的工人师傅,让他们洗手擦汗。

    就这样整个工地很快弥漫上了一种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热烈气氛。

    钱进喜欢这个年代,就是因为这种气氛。

    此时人民日子过的苦,可是干部那是真要身先士卒去干活的,确实得为人民发展谋利益。

    就拿小陈庄和打井队来说。

    他们抱怨归抱怨,却识大体,知道打井队之所以还来忙活,那是因为心里有他们。

    如果指挥部不愿意管他们了,到时候别说打井队了,恐怕连个城里人都见不到。

    所以,社员们还是感谢他们,更感谢钱进这样的指挥部大领导愿意来帮助他们抗旱。

    为此大队部还把攒了不知道多久的绿茶拿出来给钱进泡茶喝:

    “钱指挥啊,别在日头底下了,我找人撑个棚子,你去乘凉喝个茶,去去暑气。”

    钱进摆摆手:“多谢了,陈大队,这茶水你放这里,咱们待会要是打井成功能打出水来,一起喝茶庆祝胜利。”

    “要是打不出水井来——那是绝不可能滴!”

    他本来想说打不出水井就没脸喝茶水了,但是一看附近老百姓那心情忐忑的样子。

    此时他还是给老百姓们树立一点信心为妙。

    陈永康将干到裂纹起皮的嘴唇抿了抿。

    他就是还想问问到底能不能打出井。

    但这问题有点影响军心,他没敢问。

    实际上老百姓的质疑和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打井之路可不是一帆风顺。

    才打到十多米时,他们就遇到了坚硬的岩层,

    钻速明显慢了下来,钻头磨损严重。

    李先眉头紧锁,抽出钻头一看,脸色阴沉:“草他妈,碰上岩层了!”

    他看向钱进,满心焦灼,满心不甘。

    钱进则精神一振:“难怪这地方的土地盐碱化呢,恐怕是岩层的存在,阻碍了地下水气的渗透。”

    “怎么样,这钻头能下去吗?”

    李先无奈的摇摇头:“不知道岩层有多深啊,这钻头不吃劲,都是老东西了……”

    “那就换钻头,换耐磨钻头!”钱进当机立断出主意。

    李先差点笑出声来。

    老子不知道应该换耐磨钻头吗?

    他不忍的看了看周围正在聚精会神盯着机器看,满怀期待等着出水的老百姓,低声说:“没有耐磨钻头!”

    钱进笑道:“有!”

    他去车上将一个超大号手提袋拿下来,这袋子帆布缝制,是自己手工缝的那种东西,不好看但特别耐用。

    打开手提袋,里面全是大小不一的钻头。

    一个个钻头带着锋利劲,即使滚烫的阳光照耀在上面,也能显现出其上的寒光。

    钱进没法把全套的深水井打井机带出来,先搞出来一批钻头没问题:

    “全是进口货,正儿八经的西德特种钢钻头,想办法换上去!”

    这年代国内普通地区缺少高级钢和特种钢钻头,可未来的商城里太多了。

    未来国内钢铁产能饱和到爆炸,各种高性能钢材压根不值钱。

    只是这些钻头是他随意买来的,跟机器本身不配套。

    不过劳动人民有智慧。

    多层焊接!

    现在当务之急是打出水来而不是保护机器,所以可以不计后果的焊接钻头。

    除了更换更耐磨的钻头,李先还调整了泥浆配比,降低钻压,稳扎稳打。

    机器再度开始轰鸣。

    工人们三班倒,汗水浸透了厚厚的工作服,又被烈日烤干,留下一圈圈白色的盐渍。

    钻头运行声音突然从沉重刺耳的‘吱吱’变成轻松的‘唰唰’。

    李先兴奋的挥拳:“好啊,好啊!”

    “钻透了!”又有人兴奋的喊。

    社员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只看到打井队工人们开心,他们也跟着开心。

    不过得知不是打出水来了,他们又不开心了。

    不光是钱进他们这边有困难。

    打井工作并非是几个小时就能干完的活,无法速战速决,得徐徐渐进。

    所以各个打井队之间保持联系,有什么问题互相之间要协商解决。

    还有打井队遭遇了无法钻透的岩石层,钱进这边就去送钻头。

    一概称呼为国外进口特种钢材高强度钻头!

    现实就这么残酷。

    有些打井队被岩石层卡住了,还有一支打井队也就是平陵县大洼公社的打井队则遇到了流沙层。

    后者的钻头打到十几米时,钻孔壁突然坍塌,钻具都被埋在下面了。

    分队队长急得嘴上起泡,一边组织人力用人力绞盘配合机器往外拉钻杆,一边紧急向指挥部求援。

    钱进接到报告,赶紧过去查看情况。

    井道坍塌是最吓人的,很容易搞出人命来。

    指挥部那边也着急,立刻协调调运了更大量的套管和堵漏材料去支援。

    现在问题是井道已经被流沙给堵住了。

    钱进没办法。

    还得商城出马啊!

    抽沙机、吸沙泵,只能让这两样家伙上阵了。

    可是这两样机器也吸不动干沙。

    于是打井队还得发动群众去挑水倒入井道里制造砂浆……

    群众们的骂娘声,那真是钱进都听不下去了。

    他们觉得打井队是来找事的,本来他们都舍不得挑水去浇灌庄稼了,结果现在还得浇灌到井道里去抽沙。

    打井队的工人们闻言气炸了,一个个想要撂挑子不干了。

    这是小鬼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钱进也想跑路。

    奈何机器已经准备好了,总不能白准备吧?

    他只好给同志们做思想动员工作。

    好家伙。

    他现在无比的钦佩领袖同志。

    领袖同志能在绝境下团结人民救中国,这太了不起了。

    他现在相信人民的力量,可不相信人民的头脑了。

    不过人心都是肉长的。

    后面看到工人们跳进泥浆池,冒着塌方的危险去搅和泥沙以方便抽沙机工作,社员们没话说了,终于沉默下来。

    21世纪的高端抽沙机和吸沙泵还是很猛烈的,轰轰的声音中,大量泥沙被抽了出来。

    然后他们发现后面抽出来的沙里有水分!

    这就很让人激动了。

    显然流沙层是湿润的,很可能流沙层下有水!

    抽出泥沙后需要人工下套管固井,当地公社领导发动了群众并率先下井,总算控制住险情,重新开钻。

    这样钱进就不能留下了,小陈庄生产大队那边还在等着他呢。

    时间在机器的轰鸣和人们的期盼中慢慢流逝。

    最先传来捷报的还就是小陈庄生产大队这边。

    经过三天的奋战,钻头终于突破了最后的岩层,钻杆下到了三十八米的深度!

    当钻头被缓缓提起,技术员屏住呼吸,将测绳放入钻孔。

    测绳上的水痕清晰可见!

    深度符合预期!

    “草他娘喽给老子下泵!”李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

    旁边的工人兴奋的喊:“老李,你成当官的了?钱指挥才是当官的!”

    钱进也很激动,叫道:“这里有什么当官的?这里都是咱们劳动人民!”

    “快,别纠结称谓,赶紧下泵啊!”

    一台深井泵被小心翼翼地放入钻孔,接上柴油机和输水管。

    三天下来还留在这里的社员不多了,看热闹的人已经没有了,毕竟太晒了,留下的全是组织起来的劳动力。

    劳力们围拢过来,鸦雀无声,只有柴油机启动时“突突突”的声响。

    钱进亲自给柴油发电机合上了电闸。

    水泵发出低沉的嗡鸣。

    一秒,两秒,三秒……

    突然,连接水泵的输水管猛地一颤,一股浑浊的泥水从管口喷涌而出!

    “出水啦!出水啦!”

    “有水了!我们有水了!”

    “哎哟我的老天爷!哎哟我陈家的祖宗啊!哎哟感谢国家感谢党啊!”

    劳力们跟工人们直接拥抱在一起。

    这成果可太了不起了。

    荒野上,人群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后面水流迅速变得清澈、透亮,哗啦啦的水声,如同天籁之音,响彻在这片干渴的土地上。

    而冰凉的深层水则以激流姿态往外喷涌。

    工人们凑上去伸手一试,兴奋的互相打起了水仗:

    “舒服,真凉爽啊。”

    “妈的,要是有个冰镇啤酒这不带劲了?”

    “要是再来个冰镇西瓜那更带劲……”

    陈永康急忙说:“啤酒俺这里没有,西瓜那能找到,我回去买西瓜!”

    钱进笑道:“这事不着急,来,同志们,我之前说什么来着?”

    “等咱打井出水了,再喝茶!”

    他把绿茶泡好,用盆子接了冰凉的地下水又把茶水倒进去:

    “古有霍去病将士共饮御赐美酒,今天咱们更厉害,工农阶级痛饮人民群众送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