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江湖再见,上任新岗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66章 江湖再见,上任新岗 (第1/3页)车轮有节奏地撞击着铁轨,发出单调而持续的“哐当、哐当”声,像一首永不停歇的进行曲,催促着这列墨绿色的庞然大物穿越华北平原,驶向黄海之滨。
午后的阳光透过车窗玻璃,斜斜地照射进高级卧铺车厢,在深棕色的地板和雪白的卧具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钱进靠坐在下铺的铺位上,背后垫着卷起来的深蓝色棉布枕头。
他身边放了一摞报纸,睡觉的时候垫着当枕头,睡醒了可以看内容。
他看的是政策。
这几个月忙着抗旱,也没仔细研读国家近年来的工农商经济政策变动。
七月份,国家召开了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实行“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
这政策对他来说很重要。
老百姓可以‘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了。
对于大学生、中专生们来说,他们肯定不乐意选择这条路,但对于待业的普通青年,有了这个政策,就有了自主创业的可行性。
他剪下报道贴到笔记本上,继续往下看。
8月18日邓公在主要领导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现行制度存在的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各种弊端必须进行改革。
看到这新闻,钱进又赶紧剪下来。
这篇讲话太重要了,将成为指导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此次他们赴京还讨论过这件事,这是一个信号。
靠当年干革命、打天下起来的老干部们要退二线了,国家将启用脑子更活、知识水平更高的青年领导上一线。
钱进想起当时同僚们看向自己那艳羡的眼神,心里暗爽。
此次赴京参加核准委的成立仪式,各地市一共去了五十五名负责人。
钱进最年轻,甚至年轻的过分。
只有他一个人还不到三十岁,第二年轻的也已经38岁马上四十岁了!
继续看新闻,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了,通过了《国籍法》、《婚姻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等多部法律。
普通老百姓可能看不懂这一条,但钱进能看懂。
《个人所得税法》出炉,这是给全民个体户模式保驾护航。
另外国家经委提出了《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要求从1981年起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开……
国营企业要竞争了!
很多企业的饭不那么好吃了!
钱进又翻过一张报纸,继续仔细研读。
这年代的卧铺车厢相对安静些,不像硬座车厢那样人声鼎沸、拥挤不堪。
但噪音依然无处不在。
钱进这边还行,身边几个铺位上的乘客看到他一起来就翻看报纸,穿着打扮又有些干部样子,并不敢打扰他。
他对面是一位穿着灰色干部服、戴着眼镜的老同志,估计是带孙女去首都探亲来着,孙女说饿了,他便小心翼翼地剥着一个煮鸡蛋。
小女孩要争抢,老同志瞪了她一眼:“别打扰叔叔工作。”
钱进莞尔一笑,从包里拿出个午餐肉罐头打开,倒出来用餐刀切开推给小女孩。
小女孩顿时开始狼吞虎咽。
老同志掐了孙女一下,低声说:“有没有谢谢叔叔。”
小女孩赶紧说:“谢谢叔叔,谢谢叔叔。”
钱进笑着冲他点头。
老同志看他露出笑容,便试探的问:“钱进同志?”
钱进一愣,仔细看老同志:“大叔,咱们见过?”
听到这话老同志露出笑容,立马主动伸出手:“没有见过面,但我在电视上见过你啊。”
钱进跟他握手,知道人家看起来朴实,肯定家境不一般。
坐火车坐卧铺,去首都探亲,并且家里还有电视机!
另外他现在更不一般,在海滨地区已经小有名气了,这全靠抗旱工作里频频登上报纸和电视。
两人互相问候,做了简单的介绍,结果老同志退休前还真是在政府上班的老领导。
老领导的孩子也成了领导,现在在首都上班。
他问钱进去首都干什么,钱进没有直接回答,目光锁定在一份报纸的头版。
报纸是《人民日报》。
它的头版头条是常规的时政要闻,然后头版下面有一篇小小的文章:
“国家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正式成立
【本报讯】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工作的统一管理,提高引进效益,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于近日在京正式成立。
该委员会将负责统一审核、协调和管理全国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工作……
首批地方分支机构负责人已接受任命并陆续赴任……”
文字简洁、报道官方,内容有些枯燥。
但钱进却看过好几遍,现在这张报纸的每一个铅字都刻进他的脑海里了。
还有不久前参与的任命仪式,一样在他脑海里。
老同志注意到他的目光,便去拿起报纸看了看。
他将报纸放到窗口阳光下,眯着眼睛仔细寻觅,很快找到了钱进的名字。
老干部就是有政治敏感性,他吃惊的问:“呀,钱进同志,你是这个机关在海滨市分委员会的负责人?”
钱进点点头。
这不是秘密,没什么好瞒着藏着的。
老干部钦佩的竖起大拇指:“好啊,根据我的判断,你们这个新机关权力重大、责任重大,它的成立将载入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啊。”
“而你,钱进同志,也正是这历史进程中的一员,那我要对你进行祝贺!”
钱进笑道:“大叔你言重了,我认为你还是对我进行警醒吧,我们这个单位的工作可不那么好干。”
老干部没有一个劲祝贺他,还真是闻言点头:“你年纪轻轻能负责如此重要的部门,绝对是靠真材实料,你现在能看到这点,足以说明你作为分委会负责人的合格性。”
“在首都的时候,我听孩子她爸聊起过你们这个新机关,你们手里握有的权力和责任,将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
“正如你所说,以后呀,你的工作开展起来会很有压力——你们要为国家引进什么技术?购买什么设备?如何平衡国家外汇的宝贵与地方发展的渴求?如何甄别项目的真伪与价值?”
钱进佩服的点点头。
老干部的话还真是直指重心。
“哐当!”列车驶过一处道岔,车身猛地一晃。
钱进靠在铁皮厢上往窗外看。
外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这里已经秋收了,秋收后的田野显得空旷而辽远,金黄色的玉米茬地连绵起伏,偶尔能看到尚未收割的高粱或谷子,在秋风中摇曳出深红或浅黄的波浪。
远处,生产大队的轮廓在灿烂的阳光下若隐若现,牛车驴车还有生产队社员们的身影也若隐若现。
暑气如同一个恋栈不去的老人,阳光还在白昼依旧散发着余威,但吹来的风,却已悄然带上了北方中秋的清爽。
眼睛遥望着秋收后的农田,钱进脑海里想的是以后要开展的工作,又回忆起了前几天在首都的一些场景。
迎接突击队回城后第二个礼拜,他就和经过全国各省市层层筛选出来的几十位地方代表一起,接受了新机关分委会负责人的任命。
那是在一个庄严肃穆、悬挂着巨大国徽的大会堂里进行的,他这辈子——不对,他两辈子头一次踩上了红地毯。
大会现场,对他们进行委派的是一位每天出现在《人民日报》或者电视机新闻上的领导人,可惜不是那位川籍伟人。
领导人亲自宣读了任命文件,将盖着鲜红国徽印章的任命书挨个交到他们每个人手中。
此时再回忆当时场景,钱进还是感到激动。
大丈夫当如是啊!
倒不仅是荣誉或者获得了权力,又或者怎么露脸了,主要是他当场确实感觉到了一种对祖国、对人民要负责的责任感。
另外按照最初的计划,他们这批新上任的地方核准委负责人,还需要在首都进行为期半个月的集中培训,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审批流程、谈判技巧以及国际技术贸易的最新动态。
但是今年国家太多地区集中遭受了自然灾害,大量原定用于引进先进工农业技术和设备的外汇,被临时改用引进抗涝物资和抗旱物资上了。
很多工厂既定的引进项目被搁浅,外贸进出口业务受到了严重冲击,积压待审的项目报告在相关部门堆积如山。
这样考虑到时间不等人,最终经过相关领导单位的紧急讨论和慎重表决后决定把培训工作延期举行。
钱进他们这些所有新任命的地方核准委负责人,立刻返回各自辖区,边干边学,在实践中摸索。
同时,上级也明确指示:
在后续再开展的培训期内,将对各位负责人初期的工作实绩进行严格考核!
这让不少人很有压力,没有工作指导、没有商业行动教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