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章: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141章: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第1/3页)

    千古不变的人性可以称得上是时间流转中的永恒;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但人性的本质却从未改变。

    古人的诗句,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真实。“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揭示了人心的深不可测;“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讽刺了嫌贫爱富的社会现象。

    我们普通人,从小到大,应该大概率都是在没有人告诉你‘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这些很本质的问题的情境下成长起来的,甚至于像宁致远这样来自偏远农村贫困家庭的人,父母那一辈都没有什么文化,更别提能在什么是人性的教育上提供什么指导和帮助了。

    所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父母那一辈穷其一生,都不会发现人性本质的层面到底是什么,他们一生只是被人性驱使下的一生。

    不过没事的,还好我们终究都会长大,都会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我们自己有没有想过,从小到大,我们接触最多的是人,其实让自己感觉最陌生的也是人。

    可是,你真的能想到甚至明白,很多事情其实都是人的本性所驱动的吗?从玄学的角度上看,人性,那是先天赋予的,不可能变,而且是永恒不变;因为性就是道,道生性,也统性;

    道是‘以性统物’,而非‘以物统物’!

    不要认为所谓的‘先天’高不可攀,人就在先天和后天之间运动,先天赋能以动,后天耗能以静。一天十二个时辰,有三个时辰属于纯先天,也就是子时前后一个半时辰,都是属于先天,这三个时辰,就是人体的赋能时,是受先天控制的。

    所以天干十,地支十二。这个就有点玄了,我们不去讨论。

    但很多生活上直观的感受我们是可以深入讨论一下的,比如我们很多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自己总是会被人伤害?为什么自己总是会遭人欺骗?为什么自己总是会为情所困?为什么自己总是会被人利用?为什么自己总是会遭人背叛?为什么自己总是会被人玩弄?为什么自己总是会赚钱困难?

    凡此种种,讨论下来就只有一个结论,而且是相同的结论,那就是因为你对人性无知。古往今来,人性学从来都是帝王将相从不外传的家传绝学,因为人性学是留给自己、传给子孙后代的生存智慧。

    任何一个历史朝代,都有两套知识:一套是门外知识,一套是门内知识。门外知识教的是如何做一只更听话的羊,谓之‘愚民术’;门内知识教的是权谋、手段、人性谋略,谓之‘帝王术’。

    帝皇和有钱人把门内知识留给自己和子孙学习,从不外露;而把门外知识浓妆粉饰供众生学习,广泛宣扬。所以,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历史在更迭,不变的是历朝历代90%的‘人形羔羊’都如此被薅了羊毛。

    如果没有大量的羊,狼吃什么?如果没有大量的穷人,有钱人吃什么?前面跟大家讲过的‘少二两’的故事大家还没忘记吧,这样的故事我相信只要你看过一次而且是真的看懂了,你就会终生难忘。

    有钱人培养孩子,都会让他精通人性和权谋秘术;穷人培养孩子,只会天天报各种辅导班和学习技能。

    结果就是,你的孩子舞蹈再好,也不过是搔首弄zi,供有钱人享乐。而你的孩子分数再高,也不过是所谓的‘996’、‘211’,好不容易通过努力考上了,在里面受富人权贵的白眼,毕业后找工作再为富人掏空身体。

    《扫黑风暴》里,一个二十几岁的妙龄少女,自己的父母都被黑恶势力的老大杀掉了,而她却浑然不知,还被这个黑恶势力的老大包养了,天天在那里跳舞给黑老大看,还嗲声嗲气的说着‘我在床上等你啊,你快点来’;

    甚至于到最后,因为一位有权有势的省级干部看上了她,她竟然心甘情愿的主动献身,就是为了报答这个黑老大平时对她的恩爱有加,她不愿意自己心爱的黑老大因为自己的原因得罪省级干部而闷闷不乐;

    这就是普通人被人性的把玩,这种献身,可是跟历史上绿珠的刚正不阿的献身甚至献出生命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一个是被蒙在鼓里毫无自己主见的玩偶,一个是为了自己的主见可以牺牲一切的烈女。

    绿珠,原名梁绿珠,乃中国西晋舞伎,为白州(今属广西)博白人,中国最早的木刻版年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亦称 “四美图”,所绘刻的古代四位美女中,绿珠位列第二;

    绿珠美艳且通歌舞,擅吹笛。西晋太康年间,渤海富翁石崇出公差,途经博白,惊羡绿珠美貌,以三斛明珠聘其为妾;其后,赵王司马伦掌权,其党羽孙秀垂涎绿珠倾国之色,向石崇索美,遭拒;孙秀于赵王司马伦面前加害石崇,强夺绿珠,绿珠遂坠楼自尽,而石崇亦被诛杀。

    传说绿珠的绝艳姿容世间罕有,古时越地民俗以珠为上宝,生女称珠娘,生男谓珠儿,绿珠之名由此而来;亦有说法称,因石崇以珍珠购得她,故而名珠。

    这里不禁要先说一段绿珠和石崇的唯美而浪漫的邂逅故事了。

    晋武帝太康初年间一日,江边忽现众多士兵,戒备森严,在一群当朝官员簇拥下,一位便装却气质非凡的男子至江边,见村民正采珍珠。此男子三十余岁,面带神气,风姿绰约,实乃气宇轩昂,绝非平庸之辈;

    这位贵宾姓石名崇字季伦,其天资聪颖,自幼博览群书,爱四处游历交友,亦精通歌舞、音律等,自有不凡气度。石崇因出身名门,加之学识渊博名声在外,很快升任城阳太守;其早在伐吴时,因功封安阳乡侯,不久后升任散骑常侍、侍中;

    他能整日出入皇宫,与晋武帝朝夕相处,深得晋武帝信任与喜爱。当时年轻才俊中,石崇恐为最出众者;

    石崇手捧蚌珠,凝神远眺,不时与簇拥的官员交谈。此时,一阵悠扬笛声似自天边飘来,石崇觉那笛声如清澈泉水直涌心田,仿若置身仙境,所见皆为绝美之景;

    紧接着又见梅花似雪,一望无际,仿佛置身寒冬,而远处现一婀娜身影,立于梅树下笑语盈盈、含情脉脉;忽而笛音轻转,凄清之声悠悠传出,那女子舒展长袖,似随悠长笛声翩然消失;

    待笛音终消,石崇如梦方醒,发现自己已目蕴泪花,使劲揉眼,方知为这有情有感之笛声所动。石崇循声远望,果真见一女子手持玉笛缓缓而来,这名令众人失神的女子正是绿珠。事后,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