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不仁而仁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24章 不仁而仁 (第1/3页)糜竺进入大帐的时候,刘备正在指使诸葛瑾写征辟书。
没错,十四岁的诸葛瑾,已经早早的开始打工了。
陈封留在平原帮左沅带孩子,没跟着来徐州,所以刘备又找了个童工,堪称万恶的资本家。
诸葛瑾现在是刘备的文书吏,能领俸禄的——诸葛家现在一穷二白,诸葛玄只是从事轶禄不高,刘备实际上是在用这种方式资助诸葛家。
诸葛亮眼下正在大账角落里,脚下扎着马步,左手拿着片竹简,右手持着刻刀练字……
马步是赵云让扎的,练字是诸葛玄要求的,用刻刀则是张飞说这样练得比较快……
诸葛亮确实在向赵云学武,而且还不是刘备指使的,是他自己拜的师。
七岁的孩子就没有不想学武的,尤其诸葛亮还亲眼见到了赵云纵横冲杀的样子,目前正处于崇拜豪杰的阶段。
平时赵云会在刘备账外执勤,也就能顺便盯着诸葛亮练基本功。
刘备很欣慰,不管诸葛亮学武能不能有成就,起码能强身健体,万一将来再遇上司马懿,那还指不定谁活得长呢……
刘备让诸葛瑾写的征辟书,是写给诸葛珪的。
泰山梁父县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刘备打算跨州征辟诸葛珪,顺便让诸葛瑾写封家书。
这感觉有点像绑了人家孩子要挟人家给自己效力。
目前泰山郡内仍然很乱,到处都有贼,当然不能把几个孩子送过去。
但让臧霸孙观帮忙把诸葛珪送出泰山郡还是很容易的。
正好此时臧霸等人进入大帐,刘备走出桌案招呼:“宣高来得正好……这位是……?”
“此乃东海陶朱公糜子仲,奉陶使君征令而来。”
臧霸仍让糜竺站于主位。
糜竺抱拳退了半步,退到臧霸身侧,这才开口:“东海愚夫糜竺见过刘使君,竺本为送粮而来,如今陶使君不在此处,那便请刘使君代为接收。”
刘备眼前一亮,糜竺来得太是时候了。
不是因为糜家富庶,而是因为糜竺既可以代表徐州士人,又可以代表地主,还可以代表工匠和商人——士农工商,糜家一家就能全部代表了。
这是最好的招牌。
“如今徐州缺粮,子仲有粮,为何不高价发卖得取暴利?”
刘备故意问道。
糜竺抿嘴笑了笑:“黄巾大起之前,竺确实高价发卖过粮食。但竺虽愚,也知道死活,数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