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子义失义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29章 子义失义 (第1/3页)

    此时刘备的奏章已先发去雒阳,负责传奏的使者是孙乾,糜芳随行护卫。

    刘备的奏表内容其实挺多,不仅有平定黄巾的军报,还有治理黄河的事务,还举了臧霸为骑都尉,并正式请求朝廷在各地增设屯田校尉与都尉垦荒赈饥。

    军事、人事、政事全都有,且屯田校尉之事与糜芳家中有直接关系,刘备便让糜芳去向刘虞说明此事,让刘虞在朝中提请。

    屯田校尉本身其实是善政,尤其是在天下饥民极多的时候。

    刘备建议让屯田校尉归属于光禄勋,视为皇帝亲军,广招饥民垦荒,并制定统一的公田佃户地租标准,使无地流民能以此过活,而且还能以官方标准约束地方佃租。

    这其实也是公田联产承包,但不以州郡管辖,而是将其归属于朝廷军队,以军职掌田产,且不能继承传代。

    这不仅能保障中央粮食需求,避免粮税害民,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地方豪强兼并,至少可以给活不下去的人一个新的选择,不至于全都去当反贼。

    事实上,若是天下各州都设屯田校尉,每个郡都设屯田都尉,那朝廷就不需要再向老百姓收粮税了,让失去土地的流民承包公产当朝廷佃户就行,还能设置常平仓随时备荒。

    但这事在豪族眼里当然是恶政——是在“侵吞民田”,毕竟‘民’和‘民’是完全不同的。

    孙乾带着奏章已经出发了好几天了,走的官道。

    但太史慈日夜兼程奔马而行,专取小道,抵达雒阳时,竟比孙乾先到公车门。

    公车门全称公车司马门,不是雒阳的城门,而是宫城门禁,负责处理州郡表章接收与转呈,同时也受理地方举荐人才。

    待孙乾到达时,太史慈已经在此等侯,还寻了根青羽插在头冠上。

    见孙乾持着青州刺史部使者令旗,太史慈迎上前去:“君可是青州刺史部通章之使?”

    孙乾不认识太史慈,还以为是公车门属吏,便点头称是。

    “奏章在何处?且取来观验题署。”

    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须髯整齐容貌端正,又穿着奏史朱袍,头冠上插着青羽,看起来确实和公车署的谒者没有任何区别。

    不过,真正的谒者还在官署里坐着呢,雒阳的坐班吏员可不会这么积极的迎出门外。

    孙乾也知道奏表必须先行检阅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