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代天牧民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34章 代天牧民 (第1/3页)“伯安,尚书台不议此事,百官皆视你我为敌,内廷也不再相助你我……你我在雒阳举目皆敌,若再提此典农校尉之事,恐有死士取你我性命。”
刘焉在光禄勋寺对刘虞道:“朝中已非议政之堂,别再上表了,不如你我一同上书外放边州,自去屯田安民,也算能做些实效。”
“君郎兄是为避祸还是为了务实?”
刘虞叹了口气:“外放州郡做刺史太守,年年都为治宫之钱焦虑,又能行得多少善政?”
“既是避祸,也是务实……永乐宫之事,恐是两宫相杀……京中已非任事之地,留在此只会陷于两宫皇储之争,还是不留雒阳为好。”
刘焉说道:“刺史权轻,太守辖短,确实难治一州之疾。但若出外为州牧,改刺史为牧伯,代天牧民,便可伸伯安之志。”
刘虞点头表示理解,刘焉是宗正,遇到皇储之争确实棘手。
其实刘虞也棘手——光禄勋掌皇城禁卫,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刘焉又说了一句:“伯安上次当朝离职提请出外,朝廷虽暂时未议,但不久必然使伯安去职改任。与其等着被人攻讦为难,还不如自请外牧边州,总好过在雒阳碌碌无为。”
“那便如此……只是可惜了……可惜了。”
刘虞叹气,现在确实也只能这样了。
……
腊月初一,大朝会。
刘焉公开提出了改刺史为州牧的议案。
“刺史太守为取财货,常割剥百姓,以致天下离叛。焉垦请陛下,择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这事刘焉曾在西园对刘宏提过,但当时并未成事。
而这次,没人反对。
因为这个提议其实对所有人都有利。
将原本属于中央的人事、财税、军事权限全都交到地方,州内事务由州牧一体管辖,这实际上就是将大汉各州分成了各个小朝廷。
地方势力越大,在小朝廷中话语权就越高,州牧虽手掌重权,但却不是本地人,在地方上只能依靠豪族。
刘宏这次也没再卡着不放,但并没有直接将刺史改换成州牧,而是让刘虞和刘焉两个宗室先领州牧治理边州以观成效。
刘虞被任命为幽州牧,以保障边境安全。
刘焉被任命为交州牧,以平定交州叛乱。
宗员确实年迈了,请求告老还乡的表章已经发了三次,这次总算能如愿从幽州离职退休了。
但现有的刺史不变,将来是任用刺史还是任用州牧,也没有形成定论。
也就是说,目前刺史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