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生老病死
第224章 生老病死 (第3/3页)
“对了,还有气血丸。”
他忽然想起来,还需要炼制一些气血丸。
徐家【礼】字辈练武的孩子很多,对气血丸的需求量很大。
气血丸这种凡药,徐忠澈练起来轻而易举。
熟能生巧,不夸张地说,他闭着眼睛都能不出差错的炼制出一炉气血丸。
以灵火炼制气血丸,只是一炷香的时间就炼出一炉十颗气血丸。
他又炼制了几次,炼制出大量气血丸,都是用普通药材炼制的。
之后他又炼制了一炉添加了灵植的气血丸,这种经过他改进的“半灵丹”气血丸,适合先天武者服用。
“该在后辈中培养两个炼药师了。”
他想培养炼药师分担自己的压力。
如今炼制简单的气血丸,丝毫无法磨炼他的炼丹技艺,纯属浪费时间和精力。
现在还好,再过十几、二十年,等到【义】字辈的族人出生长大,需要气血丸的人会越来越多。
徐忠澈炼完丹药,走出炼丹室,见一三十岁出头的妇人在门外等待。
“忠澈哥~”
妇人见到忠澈,快步上前。
“弟媳,又来取气血丸了?”
徐忠澈说着,递上两袋气血丸:“拿去给孩子们分吧。这一袋十颗气血丸,是给礼渊的。”
他知道礼渊是练气和武道同修,且武道境界到了宗师境,需要用这半灵丹气血丸。
妇人名叫孙芳,是徐孝安的四儿子徐忠思的妻子。
徐孝安的四个儿子都没有练武资质,但到了孙辈,出现了几个练武的苗子。
其中天赋最出色的是徐忠思、孙芳的小儿子:礼工。
礼工今年十一岁,桩功二层的进度已经过了一半。
孙芳格外在意自己小儿子的武道进度,毕竟这不是普通的练武,而是代表着修仙的希望!
他们孝安这一支的孙辈们,必须出现个修仙者争口气。
孙芳从忠澈手中接过装着气血丸的袋子,连声道谢:“谢谢忠澈哥。”
“弟媳不必客气。”
徐忠澈摆摆手。
他将气血丸交给孙芳,可以去休息、恢复一下精力,之后还要修行呢。
他到练气九层不久,还需要几年修行才能到练气圆满。
以他四十九岁的年纪,对于练气修士来说还年轻,《阴阳离火功》又是品质较高的功法,他或许有希望突破筑基境。
————
孙芳带着气血丸回到家。
“这一袋十颗气血丸,是给礼渊的。”
她心中盘算着。
礼渊是【礼】字辈实力最强的,他爹忠淮也是忠字辈里修为不俗的。
“这一袋,总共有……”
清点一遍,她数了四十颗气血丸。
这么多气血丸肯定不是单独给他家的,而是忠澈让她分给所有正在练武的后辈们。
其中他们孝安这一支的【礼】字辈人数最多,且都是练武的年纪,需要的气血丸也多。
孙芳每次气血丸用完了就最积极去找忠澈,去了两三次,现在忠澈就干脆给她、让她分配了。
“我家老大礼力,老二礼开,还有礼工……”
“老三家的孩子,礼川和礼山……”
并非所有【礼】字辈都需要气血丸。
比如【礼】字辈年纪最大的,忠一的儿子礼甲,他大儿子义之都六岁了,还有二儿子“义以”。
礼甲和他爷爷孝安、他爹忠一的情况差不多,资质太差,练桩功的进度提升极慢,有气血丸滋补气血也不行。于是只能放弃练武修仙这条路,安心生儿育女,处理百壑山的一些农务。
孙芳心中计算一番,决定给自己小儿子礼工三颗气血丸,给其他两个儿子两颗气血丸。
他们孝安一系的,都给两颗气血丸。
“再给忠钞和忠钏的几个儿子,按照每人两颗气血丸送去。”
“还有一个礼坤……”
孙芳想到无爹无娘的礼坤。
礼坤今年九岁,是【礼】字辈中年岁最小的。他开始练武,天赋不错。
孙芳作为徐家的媳妇,其出身是百壑村的农户,本就没有多大的格局。在这样的家庭中,她有一定的私心。
“就给礼坤一颗气血丸罢,他还得感激我哩。”
她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