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尼姑庵
第969章 尼姑庵 (第2/3页)
氏那套说辞搬了出来。文贤莺也没起疑心,毕竟这一带的风俗就是这样,有钱的外婆,都会在孩子满月这天送银镯或者银项圈。龙湾镇地方小,还真没人会打这个,得要到县城去。
第二天,方氏用块布包了几件衣裳,四个角对扎了一下,再拿把油纸伞往中间一插,就出门了。
石宽老早就等在龙湾码头了,看着方氏这么简简单单走来,心里头不禁有些不是滋味,他叹着气问道:
“你就带这么点东西?”
“够了,带多了走不了。”
方氏说的走不了,一来是东西太多她拿不动,二来是大箱小箱的,别人看见了,她也不好解释。
石宽接过方氏的包袱,说道:
“行吧,等天气转凉了,我让小芹回去帮你收拾点衣裳,到时候给你送去。”
方氏也不答话,自己一个跨步就跳上了公船。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看着岸边的树木一点点往后移动。
到了县城,方氏还记得要给小颂文打一对银镯,找到了打金银玉器的铺子,拿出了一块老银,让那匠人帮打。
手镯一时半会打不好,她也不在那里等,吃了点东西,就让石宽带去镜竹山了。
石宽对县城不熟啊,好在来过了一次,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点,雇了两顶滑竿,说了地名,滑竿佬就把两人往城北抬去。
镜竹山不是什么名山,山也不高,山上到处都是乱石,找不出巴掌宽的地来,所以也没人到这里来开荒。
整座山有一半是竹林,也只有春天长竹笋的时候,才会有些人来挖竹笋。平时山上就是两个老尼,和那些花鸟虫兽为伴。
说到了这两个老尼,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搬来的。山上原本有个道观,道人不知道云游到何方去了,她们搬来,就住进了道观里。这一住就是三四十年了,道观也就变成了尼姑庵。
滑竿佬把两人抬到了庵门前就走了,石宽带着方氏走进了那清幽的小庵里,并没有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