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内部的制衡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86章 内部的制衡 (第1/3页)

    想要快速的融入到圈子里。

    共同的身份认同很重要,这其实也是孝文帝‘太和改制’时期埋的雷。

    封建王朝的更替,本质上就是不断的对前朝灭亡的经验做出总结,然后在制度上疯狂修复,外加打补丁,来修补各种可能出现的漏洞。

    两汉、两晋时期,刺史作为地方大员太容易割据一方,大魏就针对性的在一州设立三个刺史,甚至是一个郡的太守都要设立三个,还要安插元氏宗亲前去任职帮忙盯着这群地方大员,再加上五年一轮换,就是杜绝地方大员威胁中央朝廷。

    还有就是外戚干政,那就设立出‘子贵母死’,防止外戚集团做大。

    封建君主的所有改革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孝文帝的太和改制也是如此。

    他将原本分散在各地的鲜卑精锐抽调入洛阳,军中的精锐不允许汉人进入,汉人士卒只能当炮灰、当杂兵,而且精锐的鲜卑士卒之间只允许说鲜卑话,就是为了防止汉臣对军队进行渗透。

    孝文帝确实力大飞砖,手段十分激进,但其实也造成鲜卑和汉人之间哪怕相处那么久依旧还有不小的隔阂。

    从瀛州南下,便是渤海郡。

    春雨绵绵,一连下了数天的雨,总算是放晴。

    “仲密,你随乾邕前往洛阳,是否与天策上将见过面?”

    “见过。”

    “你觉得此人如何?”

    高慎沉默了片刻,他跟高羽只见过寥寥数面,在高羽带军出发后,高乾也让他带着亲卫回冀州跟高翼一同准备高羽要认祖归宗的事情。

    高乾则被元子攸留在了洛阳,担任中书侍郎。

    跟高昂一起,一文一武,算是眼下元子攸在洛阳城中十分信任的助力。

    “为人和善,称得上谦谦君子,与其相处如沐春风。”

    “那他是否真如传闻那般……”

    “阿父,兄长让我转告你,天策上将得陛下重用,乃是陛下最为仰仗的外臣,没必要进行无端猜想,天策上将愿意来渤海认祖归宗,对我高氏而言是极大的幸事,以目前的局面来看,我高氏未尝不能如陇西李氏那般后来居上,成为显赫大族!”

    李氏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在外人看来已经是足以和崔、卢、郑、王等孝文帝钦点的汉人四大望族平起平坐。

    最开始陇西李氏不也跟他们渤海高氏一样,也就只是在当地有点郡望,谈不上多么显赫。

    归根结底还是要朝中有人,而且得身居高位。

    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中,元子攸定然会重用高氏之人,他们定然也能复刻陇西李氏崛起的道路。

    “乾邕心思缜密,既然他这么说,想来是不会错。”

    高翼点点头,这才吩咐道,“都准备妥当了吗?族谱修好了没?”

    认祖归宗可不是儿戏。

    依照族谱来进行溯源,就如同汉昭烈帝那样,一辈一辈的往上查,只要能攀附上,都会认下来。

    以高羽如今的地位,他其实不太需要靠渤海高氏来抬高自己的门第,高羽已经过了那个阶段。

    高羽来攀亲戚,那是给渤海高氏面子。

    高翼等人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阿父且放心。”

    高慎轻笑道,“一切都已准备妥当,静候天策上将前来即可。”

    ………………

    一连数天的下雨,耽误了高羽的行程。

    不然前两天他就该到渤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