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大学刑法课
188.大学刑法课 (第2/3页)
例环节。
投影幕布上,画面切换,枯燥的法条翻了过去。
瞬间跳出几张打了马赛克的网络聊天记录截图,以及官方披露出来的现场照片。
“这什么啊”
“看起来像是网恋?”
“叫的好肉麻,不想看了,啧啧啧.”
“我靠,原来这也能骗到钱?”
教室里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学生们瞪大了眼睛,声音像水波一样扩散开来。
黎芝坐直了身子,忍不住拿出手机,对准屏幕咔咔咔连拍了好几张照片,也跟着分享到群里。
【快猜,今天刑法专业课老师给我们讲了什么案例?】
她已经猜到了韩秋兰即将在课堂上举出的典型案例。
投影中的聊天对话怎么看怎么眼熟。
当事人给她活灵活现复刻过一遍,媒体采访又自己看过一遍,这次韩秋兰教授再拿出来作讲解,已经是第三遍了。
黎芝只觉得世界好有趣。
“这种新型诈骗,有一个非常形象,也非常残酷的名字——”
韩秋兰一字一顿地吐出三个字:“杀猪盘!”
幕布上的截图慢放,一页又一页。
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韩秋兰对着案例认真讲解的声音。
“就在上个月,我们江城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跨省杀猪盘诈骗案,初步查明涉案金额高达上百万。”
“多说一句哈,这个案件侦破过程中,一个并非司法机关的单位,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下相关媒体报导出来的新闻,各大公众号都有,这里我们就不细讲了。”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两节课时间一闪而过。
下课后,黎芝第一时间被韩秋兰叫进了办公室。
“黎芝啊,你看到这个了没?”
韩秋兰笑容亲切,将一份刊登着案件报道的《江城日报》推到茶几上。
“说实在的,我可真没想到,咱们律所的合作伙伴能干得这么漂亮。”
“我仔细读了报道,也托人了解到一些细节。”
“能在这么短时间识别新型诈骗,固定关键证据,并建立起高效的协作机制.”
“明理公司有能人啊。”
“.看到了韩教授。”
黎芝樱唇轻抿,跟着韩秋兰的声音不时点头。
“说了好几次了,我和你妈妈是同学,私下里你喊韩阿姨就行。”
“.”
黎芝面皮薄,俏脸一红,还是没吭声。
“关于这个案子的相关报道,我基本上都看了个遍。”
韩秋兰端起面前的保温杯,不疾不徐喝了一小口,声音沉稳。
“你妈妈三番五次拜托我好好照顾你,法院刚刚实习结束,又把你安排进乐盈律所”
“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和明理公司那边对接,跑来跑去处理事务性工作,每天又那么辛苦。”
“但是我觉得,她一定也是希望你有更好的发展和成绩。”
“是吧?”
“.”
黎芝眨了眨眼睛,又跟着点了点头:“您说的对。”
“所以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或者说有没有心思挑战自己。”
韩秋兰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探询。
“我们律所和明理公司是合作机构,出面沟通的话,基本上可以拿到一手数据和消息。”
“事实上,我能感受得到他们领导层在这件事上是有布局的。”
“有了官方背书就有天然的公信力,客户也就更加信任他们,信任他们就是信任我们,更何况对方还在报道中提到了我们乐盈律所。”
“但还差一点东西,理论上的东西。”
“站在学者角度来看,我们法学会研究【基层社会治理】、【法律职业共同体】、【犯罪预防】的课题很多,论文也不少。”
“但很多时候,研究容易浮在面上,或者成了马后炮。”
“像明理公司这样,在实战中摸索出来,也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它的运作细节,成功关键,面临的真实挑战,都很值得探索。”
“但在理论维度上,目前还缺乏系统性的记录、梳理和提升。”
“宝贵的实践经验,没能及时转化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学术成果和制度参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