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葛从周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一百八十七章:葛从周 (第1/3页)

    乾符三年,正月十六日,濮州,临濮。

    从临濮通往濮阳的官道上,时不时能见到一些难民正茫然地行走着,他们都是义成军组织起的前往濮阳就食的灾民队伍。

    义成军进入濮州的时间要比淮南军更早,实际上,当行营令下达后,太平军节度使李种便下令大将陈全裕领其本部五百,义成兵三千进濮州,择机收复濮阳。

    陈全裕曾是庞勋军的一员,不过并不是徐州核心,而是外围丰沛一带的土豪,当时唐军大帅康承训开始反攻,他便带着丰沛子弟千人投降了降军。

    后来他就被调往义成为兵马使,如今是义成军的马步都兵马使,为军中三号人物。

    陈全裕带兵入濮州后,所遇到的情况和赵怀安一样,都是面对的是失序的乡野和遍地灾民,反倒是所谓的草贼倒是没见到几个。

    所以先是复濮阳,后面更是一鼓作气拿下了临浦和鄄城。

    也是这个时候,后方的节度使李种命令陈全裕收拢灾民,并统一集中在濮阳一带进行安置,因为那里背靠黄河,可以用水道运输粮食赈济灾民。

    很显然,赵怀安在曹州的做法在传到后方的杨复光那里后,这位监军使便有意让义成军那边也效仿。

    义成军节度使李种算是宗室远亲,对于自家江山看得还是比较重的,晓得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只有让草贼与灾民脱离,那样贼乱和灾情都才能得到解决。

    于是,他调拨了一批粮草运至濮阳,然后让前线的陈全裕收拢乡野灾民运至濮阳安置再编户。

    ……

    天空中下着细细密密的小雨,官道上,十二岁的谢彦章正随着姑母一家往濮阳逃难。

    谢彦章踩在满是车辙印的土道上,将驴车上将要掉下的鸡笼给塞好,然后又继续在后面推着驴车在后头艰难前进。

    他是许州人,八岁的时候父母就得了疫病死了,然后嫁到临濮的姑母就将他带到了临濮生活,而这一过就是四年。

    原先姑母家很殷实,是做骡马店的,专门给一些商旅提供车马服务。

    可自谢彦章到了临濮的四年中,光灾年就有三年,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如此情况下,整片濮州都活不下去,又何况是姑母家呢?

    之前骡马店的生意不错,有一点积蓄,可如此熬了三年后,现在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了。

    也幸好,这个时候朝廷的军队来,他们在占了自家的宅子后,就给了他们一张纸,说到了濮阳就能吃到粟了。

    鸡笼里并没有鸡,驴车前也没有驴,拉车的是自己的两个表哥,而自己则在后面推车。

    至于车上的,就是自己的姑父和姑母,还有一个六岁大的表妹。

    此刻,姑父坐在车上,两个儿子和一个侄子在推着车,望着一路的难民,他叹了口气,对几人道:

    “你们不要灰心,等咱们到了濮阳,日子就会好起来的,到那个时候咱还是豪富,你们信不信?”

    两个表哥已经累得说不出话了,只有谢彦章在后头给姑父应和:

    “信的,姑父,以咱们家养骡马的手艺,到了濮阳也饿不死的。而且现在濮阳那边说是运了大批粮食在赈灾,那肯定要用到大量的骡马,到时候咱们到了那,肯定能把生意再做起来的。”

    姑父听了哈哈大笑,对着自己媳妇说道:

    “我就是说光远聪明,以后了不得的。”

    然后姑父就“语重心长”道:

    “啊,光远,你年纪还小,在咱们这个骡马店好好历练,先把骑术练练好,以后等咱们日子好起来了,再给你请个好槊师,如此练得一身好武艺去投军。”

    这会姑母就好奇地问姑父了:

    “三郎今日咋又让光远去投军呢?不说说那种杀头买卖,不是杀人就是被杀,没有善终吗?怎么突然就想开了呢?”

    谢彦章则抬头望着他的姑母,很是认真道:

    “姑母,侄儿想去投军。”

    那姑父欣慰地笑了,然后叹气对自己媳妇道:

    “妇道人家,以前是什么年头,现在是什么年头?以后啊,投不投军,能得善终的都怕是不多,不如投军搏一个富贵,也好护住自己,护住咱们。”

    此时姑母哪里不晓得自家这个郎君又在计算得深呢?这是让光远去前头拼命,好护着他们家啊。

    哎,姑母是又心疼,又无奈,说到底,她也就是个妇道人家,这些事真的说不上什么。

    看着分外成熟的侄子,姑母叹了口气,幸亏侄儿应该也是爱投军的吧。

    ……

    他们现在走的这条道是直接去濮阳的大道,本来两侧都有成排的绿荫可以让行人遮凉休息,可现在这些树都光秃秃的,连树皮都被人啃了干净。

    真一副荒凉末世的景象。

    时间还是正月,路上的逃难的人很多都是除夕就已经开始结伴出发了,能从大灾三年中熬到现在的,还能有行李的,基本都是和谢彦章姑父一般有产业的小豪强们。

    往日这些人也在地方上有声量,一句话喊上个百十人都不在话下。可这会落了灾了,除了自家人,便是仆隶都跑了个干净。

    也因为很多都不善行走,不少人在路上也走了十来日了,还没见到濮阳城,不过好在也快了。

    畅想着后面的好日子,灾民们都暗暗松了一口气,然后前面的官道上就扬起了一阵尘土。

    再然后他们就看到一队穿着绛红色军袍的骑士出现在了官道上。

    一开始道上的灾民在听到马蹄声时都忍不住躲在了车轮下,可在看到出现的是唐军,而且很可能就是组织他们去濮阳的义成军后,大伙又钻了出来。

    不过即便是这样,一些人还是忍不住加快了前进的脚步,毕竟当兵的有刀,不讲理起来是真不讲理。

    这队骑士举着数十面小旗,旗面上写什么的都有,在看到这支逃难队伍后,也不前进也不后路,就这样堵在道边看着。

    这个时候,车上的姑父连忙跳下车,双手搓着地,然后对着他媳妇的脸就是一阵搓。

    姑母还有点不好意思,心里甜蜜,对姑父道:

    “三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